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3月2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此次集体备课由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中心、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席晓丽工作室协办。
集体备课
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二次集体备课现场
南阳师范学院副校长谢海泉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省内外十余所高校的知名思政课专家、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成员、两位主讲教师,以及南阳师范学院“原理”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吴艳晖主持。
南阳师范学院副校长谢海泉致辞
谢海泉代表南阳师范学院对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兄弟院校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南阳师范学院的办学特色、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等情况。他表示,学校深入推进“以水为魂、三色嵌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思政育人、学科育人、专业育人有效融合,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抓实集体备课、抓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抓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抓实思政课与社会实践贯通,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南阳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将持续落实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和各项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思政引领力。
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吴艳晖主持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围绕“原理”课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两个专题内容,以教学展示、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研讨。
说课与点评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原理”课特等奖获得者、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正群
杨正群围绕“我们怎么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一核心问题,以“认识之源—认识的本质与过程—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使命与担当”为主线,通过学生体验“缺失实践的创作困境”进行教学导入,利用经典论述、时政热点、科技前沿等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什么是科学的”“我们的认识会有终点吗”“真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实现自我”等学生的困惑点进行讲解,向学生阐明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个人成长与自我价值。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侯丽羽
侯丽羽表示,杨正群的教学展示高度凝练,展示出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教学技巧:一是熟悉学情特点,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点要求;二是紧扣时代脉搏,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吸引力,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三是善用比对分析,在古今中外对比中更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观、自由观的批判性和科学性。同时,她提出教学要通过点面结合,要更好地抓住教学重难点。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原理”课一等奖获得者、河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晶晶
王晶晶通过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进行教学导入,采用问题链的方式,围绕“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谁才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四个关键问题,引用经典文献,并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理解改革、科学技术、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明确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深刻领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专家点评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胜锋
吴胜锋表示,王晶晶对教材内容把握准确,教学展示内容逻辑线索清晰,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同时,他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谈了三点认识:一是“原理”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要做到精确引用经典著述,精准把握核心概念;二是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认知特点,把解疑释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满满的获得感;三是教师要注意个性化教学风格塑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展现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使得所讲内容具有更强的代入感和吸引力。
整体点评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晖
张晖认为,本次集体备课组织有序、成效明显,两位主讲教师准备充分,准确把握了“原理”课的思政课定位,案例选择经典,逻辑论证严密,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下的诸多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分析,较好地兼顾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同时,结合两位主讲教师的表现,张晖就如何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故事感、实践性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答好思想困惑;二是善于抓住教学重难点,用时代的语言来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三是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深化认知。
活动总结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委员、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靳安广
靳安广首先感谢各位点评专家和主讲教师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两位主讲教师的展示精彩纷呈,三位专家的点评高屋建瓴,达到了集体备课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增强反思的预期效果。他希望,与会教师要利用好集体备课这个交流对话的良好平台,发挥团队力量,增强教学改革意识,在集思广益中寻找突破路径,不断改进“原理”课教学质量,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
分教指委工作会议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工作会议现场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青松代表“原理”分教指委安排部署工作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闻英围绕“教参”修订工作进行总结发言
与会人员合影
在分教指委工作会议上,与会委员分别就“原理”分教指委下一步工作、2025年度“教参”修订工作进行探讨。汪青松代表“原理”分教指委安排部署了2025年相关工作,与会委员们就以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等依次发言,围绕“原理”如何加强课程设计、提升课堂效果、丰富教学案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等展开“头脑风暴”,分享经验心得,并就“原理”课如何更好地在立足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特色的基础上讲深讲透讲活进行探讨。
最后,闻英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了当前“教参”修订面临的挑战和即将开展的重点任务,希望大家高度重视、直面问题、提升信心,努力增强“教参”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常讲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