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3月2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此次集体备课由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中心、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梅工作室承办。
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第二次集体备课现场
省内外知名思政课专家、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全体委员,两位说课教师及省内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形势与政策课全体任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雪霞主持。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雪霞主持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聚焦《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两个专题内容,以“说课+点评”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研讨。
说课与点评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形策”课高职高专组特等奖获得者、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申璐
申璐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挑战优势—方向路径”为逻辑主线,重点解析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运行特征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首先,聚焦经济数据具象化呈现,从“实力增、活力足、效力强”三维度展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接着,从国际国内两方面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突出我国经济“优势多、韧性强、基础稳、潜力大”的支撑条件没有变;最后,运用 “五个必须统筹”方法论引导学生把握经济规律、理解“五大发展路径”的内在逻辑,培养学生运用系统观念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基于智慧养老专业学生的困惑点和兴趣点,她将银发经济、养老产业政策等融入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生活动环节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贯通,促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
专家点评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策”分教指委委员、第三届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形策”课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孟博
陈孟博表示,申璐的说课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意识,具有三大突出亮点:一是针对性强,能够紧扣学生关切,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学生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逻辑线清,能够形散神聚地引导学生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层层深入。三是案例鲜活,强化价值共鸣。申璐在教学中引入 “银发经济”“低空经济” 等前沿案例,凸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与潜力。她建议,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直面学生的困惑点,通过对比中西经济问题成因、剖析经济转型期特征,深化学生对“短期压力与长期红利”关系的理解;同时,在“五个必须统筹”中强化“制度优势”的理论升华,将价值引领更自然地融入知识点解析,提升教学的思想深度。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形策”课本科组特等奖获得者、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栾波
栾波聚焦文化建设,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背景,通过引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文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深入剖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讲解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其根本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梳理了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点努力方向。她运用案例,糅合理论讲授与思想解惑,引导学生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伟力,旨在达到厚植文化情怀、强化文化担当的教学目的。
专家点评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策”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梅工作室负责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
张梅认为,“形策”课的教学目标要聚焦当前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解析国内外最新动态,强化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突出“时”与“势”的辩证统一。她建议,在文化专题的内容建构上,需从“当前文化领域形势”切入,以热点事件、政策动态、矛盾问题为抓手,讲清“为何此时强调文化强国”“当前文化建设的突破点与挑战”等问题,同时,还要特别注重“用数据说话、用案例释义、用政策明理”,通过现象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策背后的战略考量。她认为,栾波的说课已具备“形策”课所需的时效性、现实性与互动性,若能在“形势之问”“数据动态”“双形势对比”三方面进一步深耕,将更凸显“形策”课“因势而新、因事而化”的独特性,真正实现“把形势讲透、把政策讲活、把信心讲足”的目标。她希望,栾波老师以本专题为范本,打造更多“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形策”课堂。
整体点评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策”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
杨峻岭肯定了两位说课教师和两位点评专家的内容,她认为河南省“形策”课教师的素质能力非常强,语言表达流畅,内容设计合理,结构也很完整。她指出,讲好“形策”课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课程定位,即“形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和其他五门思政课程同等重要的。其次,要认清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即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把握国内国际大事要事。教师应明确本课程的责任是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后,要有问题意识。她强调,开“形策”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把握形势的演进脉络、认识形势的发展规律、预测和判断形势的未来趋势的能力。
活动总结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冰蔚
王冰蔚表示,本次集体备课令人受益匪浅、感受深刻。她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策”分教指委委员的支持、与会专家及教师的关注表示感谢。她希望,以本次集体备课为新起点,与会教师能认真研读教育部教学要点,明确“形策”课的课程定位,坚持思政课育人属性,不断提升“形策”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办好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