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政育人方式 铸就特色教育品牌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行为等状况,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铸魂,狠抓学风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在思想引领上树旗帜
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以新媒体矩阵为载体,围绕先进人物事迹,用好红色资源,通过“榜样故事我来讲”“绘青春话思政”等网络思政栏目,引领学生筑牢信仰根基,砥砺奋进之志。
开展“思伴青春”“传统文化”等系列思政讲座,引导大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厚植深沉爱国情怀。持续举办“师友漫谈”活动,开设周末影院,以精准交流和广泛参与,点面结合提高思政育人质效。通过书画创作、红歌传唱、生日思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代入感,让思政育人活起来,动起来,入心入脑。
出好内外结合“连环招”,在铸魂育人中立栋梁
坚持以文化人,塑造优秀人格品质,促进文明行为养成,增强内生学习动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塑造博学笃行、青春朝气、勇攀高峰的校园文化。开设“书海领航”“阅享书香”等栏目,营造浓厚书香文化氛围;打造“文体承风”平台,涵养学生精气神,点燃校园青春激情。以“文化名人”为榜样,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汲取内在精神品质和人生智慧。借助“文化工坊”,拓展以文育人,激发创新精神。
持续加强学风建设。开展“早到打卡第一人”“我自律的一天”“最美笔记”“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等活动,培育砺学笃行的学习风尚。鼓励学校各系出台专业特色鲜明的细化方案,推动优良学风建设走深走实。
做好精益求精“绣花功”,在资助育人上固根基
畅通“绿色通道”,2024年为245名学生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230.28万元,为1910名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883.08万元。评选国家奖学金32名,国家励志奖学金520名,国家助学金3618名,评定校内奖学金1238名;设校内勤工助学固定岗209个,累计资助人数1893人次,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彰显以生为本的温度。开展暑期家访及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和“冬季送温暖”活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签订仪式和资助大使选聘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该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河南省“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公益广告设计大赛,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
下好用爱服务“先手棋”,在心理育人上增实效
坚持“用生命感染生命,用心灵感染心灵”,注重思想动态,巧解内心迷局,守护方寸之间。完成2023级学生心理测评,完善心理危机预警库,帮助学生及时化解心理问题,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开展讲座培训16场,培训心理委员;围绕“一月一主题,一系一特色”,组织各系部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育人工作,创新学生心理活动。2024年4月,该校通过“河南省第二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成果”验收,被认定为达标院校。
打赢顺势而为“主动仗”,在日常教育中护成长
学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强思想、促学习、保稳定,将主题班会打造成守护学生成长的前沿阵地,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持续开展安全教育类班会,重点针对交通意外、火灾、诈骗等常见风险点,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开展文明素养类主题教育、开展生命健康类主题教育、开展爱国普法类主题教育等,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吹响凝心聚力“集结号”,在队伍建设上强筋骨
组织开展系列辅导员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规模结构合理、素质能力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精锐队伍。依托两个辅导员工作室建起一支“先头军”,发挥好“辅导员沙龙”和“青蓝工程”两个带动机制,出台《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办法(试行)》,保障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