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工程学院:“6+1”志愿服务赋能思政教育 构建思政育人新范式
新乡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6+1”志愿服务育人新模式,围绕六项实践行动、一个核心理念、全方位参与、持续影响力四大板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六项实践行动
环境美化行动。每月组织志愿者对校园内外开展环境清扫工作,包括道路清扫、绿化带整理、公共设施擦拭等,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更加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
健康生活行动。每学期开展减脂训练营、趣味运动会、音乐快闪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旨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指导行动。每学期开展21天学习打卡、最美学习笔记漂流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社区帮扶行动,每学期组织志愿者走进朗公庙镇、朗公庙学校、后庄社区,开展助老陪伴、“乡村少年宫”、街道清扫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
知识普及行动,每月举办健康饮食知识讲座、环保知识讲座、普法服务等活动,提高同学们对环保、法律、健康等领域的认识与重视。
心灵慰藉行动,每月开展艺术疗愈绘画活动,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与疏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一个核心理念
志愿活动始终围绕“深入践行雷锋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这一核心理念展开。通过开展红色精神传承活动,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征文比赛、雷锋事迹宣讲、延安精神微视频比赛、红旗渠精神书画作品征集、“两弹一星”主题观影活动等系列志愿宣讲活动,同时发布“乡村少年宫、我为同学做实事、雷锋精神我来讲”等校内、外等多个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的实践场景转化为生动而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让红色基因渗入青年血脉,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让志愿服务精神绘就春日温暖底色。
全方位参与
每学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都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广泛参与,每学期累计共有3000余人次参与到活动中。大家纷纷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从点滴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增强青年学子对雷锋精神的思想认同、行动追随与情感依归,让“书本上的事迹”变成“看得见的实迹”。
持续影响力
学校将持续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理念,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契机,通过“6+1”育人模式的实施,推动活动日常化,构筑全年无间断的志愿服务生态,传承雷锋精神,彰显青春担当,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进步,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
(新乡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