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做到“三个坚持” 办好民生实事
信阳市教体局坚持统筹部署,强力推进,以“三个坚持”确保教育领域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实施、高标准落地。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编制《信阳市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2024—2028年)》,将群众需求迫切、政府有能力实施的项目,全部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分类推动项目落地。在市辖区老城区,利用闲置国有资源,采取建设优质学校新校区、合并周边薄弱学校等方式,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所,为优质学校挖潜扩容提供新路径;在市辖区新城区,试行优质教育资源与新建小区规划、施工、交付“三同步”机制,高标准新建义务教育学校3所,探索出教育资源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新模式。在县城,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6所,重点在城乡结合区域增加寄宿制学位,重点解决近郊留守儿童的入学和寄宿问题。在乡镇,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7所,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校际办学差距,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以高质高效为目标。2024年信阳市实施省重点民生实事“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项目40个,约占全省任务数的13%。信阳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筹措项目资金,建立纾难解困工作机制,把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列入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重要议题,定期研究、优先解决、高位推进,在手续办理、施工建设、竣工使用等各个环节抢时间、争进度、快落实,提高了项目运转时效。2024年,总投资10.93亿元的40个项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24个项目提前投入使用。
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为扎实做好民生实事“后半篇文章”,信阳市既着眼于“建好”,更注重于“办好”,指导各县区“一校一策”制定方案,在师资配置、教研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项目学校加速成长为新优质学校。随着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全面落地,信阳将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2.16万个,越来越多条件好、环境美的学校建成投用。
(信阳市教体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