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凝校企之力 汇产教之智 助推区域经济新发展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立足地方、服务社会”为宗旨,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深度融合校企资源,汇聚产教智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深度调研,精准锚定需求坐标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组织调研团队,深入11 家企业开展走访活动,实地参观企业生产车间,与研发中心,与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现状。在此过程中,企业代表围绕人才需求、技术合作、产学研融合等提出了具体需求与建议。
同时,调研团队携手相关企业,对新安县5家涉农企业展开调研。行程覆盖传统工艺传承载体以及新型农村电商示范点,重点聚焦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文旅融合新业态等领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此外,调研团队走访经开区7家企业,精准把握区域产业技术迭代方向,洞察人才需求痛点。
通过一系列深入且全面的企业走访调研,学校一方面获取了企业在技术、市场、人才等多方面的一手信息,为后续产教融合工作筑牢了信息根基;另一方面,精准锚定了服务区域经济的方向,为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专题研讨,精心擘画合作蓝图
学校和企业携手成立专班,双方共同拟定实习计划,全力确保相关文件顺利落地实施,进一步夯实政校行企合作基础,为学生实习实践创造良好条件,增进各方协同发展的紧密度。
此外,学校积极邀请企业精准对接学校专业,有力促进双方深度融合,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
同时,学校制定按季度推进的详细合作规划,设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安排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实现学生与企业发展的融合,从而推动高质量就业,后期实现企业合作项目的落地及成果转化,切实将合作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
基于对企业的调研,学校精心规划构建“四阶递进式”产教融合推进体系。在组织架构搭建上,将组建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并编制《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同时建立双月调度、季度评估机制,从组织和制度层面保障产教融合工作有序推进。在实施路径上,分季度实施差异化策略,从精准对接需求,到搭建交流平台、优化专业群,再到落地合作项目,逐步深入推进。
在价值输出层面,致力于构建 “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生态体系,通过提升毕业生留洛就业率,为当地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撑,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多措并举,深度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在新安县涉农企业调研中,学校计划联合企业开展数字化营销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共建及校企联合科研课题研究,实施“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工程,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将根据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联合企业攻关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凝练技术成果,并将其反哺教学案例库更新。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