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发现科技力量、感受时代变迁,畅想家乡未来、书写青春篇章。河南学子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活动,围绕“了解掌握新技术”“推介家乡美食美景”“打卡家乡地标建筑”“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在新浪微博平台参与#青力青为豫见未来#话题讨论,书写自己的实践故事。
下面,一起跟随河南理工大学学子的脚步,见证他们寒假活动的精彩瞬间。
曹魏古城
许昌曹魏古城,青瓦飞檐,古街古巷,重现曹魏时期的繁华盛景。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这里就成为了曹魏政权的核心区域。在政治上,它是号令天下的中枢;在文化上,建安文学在此蓬勃兴起,“三曹”与“建安七子”在此留下诸多不朽诗篇。
曹魏古城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以仿汉建筑为主,融合曹魏元素,飞檐斗拱、青瓦灰墙,尽显古朴典雅,诉说着往昔的繁华昌盛。如今,曹魏古城已成为许昌的标志性景点。当我走在曹魏古城的街道上时,我看着道路两旁的建筑,想象着千年以前这里的繁华景象,仿佛回到了过去,看到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
这次游览,让我体会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魅力。它不仅是城市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尊重学习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古建筑,还要从小事做起,为保护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自环2301班学生苏向莉
大程书院
大程书院,位于河南省扶沟县城内书院街,始建于宋代,现存的大程书院是由清康熙二十八年知县缪应缙重建。大程书院是遗留的现存时间较久、规模较大、较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国内保留最完好的古代科举考场原貌。走进书院,龙门、古槐、立雪讲堂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廊房各2排共52间,视野开阔,布局考究。立雪讲堂的名字便取自程门立雪的故事,同时作为举行县试的文场,许多历史名人在此步入仕途。大程书院对楹联文化、科举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河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制2202班学生娄浩
云台山
云台山,太行之魂,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云台山总面积24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万善寺等十一个景点,被誉为“百里画廊、万卷史书”。这里是北方山水的杰出代表,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独特的丹霞地貌,赤壁丹崖,纹理间是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印记。春赏山花烂漫,夏享清凉惬意,秋观红叶似火,冬览银装素裹。云台山,以丰富景观和四季盛景,等待与你邂逅,共赴一场难忘的山水之旅。
——河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能动2403班学生李东阳
桐柏革命纪念馆
桐柏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占地35亩,主体建筑面积3013.5平方米,有10个院落,117间房屋。2017年1月,桐柏革命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同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桐柏革命纪念馆集中展现了桐柏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和反映中原地区居民民俗文化特色。
——河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2410班学生王一鸣
寨卜昌村
在华夏大地的广袤版图上,有一颗闪耀着历史光辉的明珠——寨卜昌村。它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静静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品味。
寨卜昌不仅有着令人赞叹的建筑艺术,更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这里是豫北地区早期革命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无数革命先烈曾在此留下奋斗的足迹。走进红色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文物,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鲜活地呈现在眼前。在这里,能深切感受到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接受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河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建工2302班学生靳永林
“墨香迎春 联送祝福”活动
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中,通过参加“墨香迎春·联送祝福”文艺惠民活动,我有了很多体会和感悟。
写春联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习俗的文化内涵。看着那一幅幅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春联,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活动中,我作为志愿者协助书写春联、维持秩序,看到村民们拿到春联时脸上洋溢的笑容,真切地感受到了服务他人带来的满足与快乐。这种付出得到认可的感觉,让我深刻理解到奉献的价值,也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参与到写春联这样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中,我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亲手将一幅幅饱含祝福的春联送到村民手中,我仿佛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展,这激励我今后要更加积极地参与文化传承活动。
——河南理工大学
诚正书院法学2403班学生郭志文
走进社区公益课堂成为一名“小”老师
寒假期间,我走进社区公益课堂,为中小学生辅导作业。这段经历,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而明亮,为我的假期绘就了别样的色彩,也让我在爱与奉献中实现了自我成长。
在辅导过程中,我全情投入,用耐心与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看着他们在知识的迷雾中逐渐找到方向,眼中的迷茫被自信所取代,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在这方小小的公益课堂上,我付出了时间与精力,收获的却是满满的信任与成长。我学会了以更包容、更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困惑,沟通能力也在一次次的讲解中得到提升。
在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课堂的同时,我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志愿劳动,与同伴们一起打扫社区卫生,并体会到了参与社区志愿劳动的快乐。
未来,我希望能参与更多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这份温暖与力量不断传递下去,更好地绽放光彩。
——河南理工大学
诚正书院法学2401班学生朱鹏飞
“人间有爱情暖校园”活动
这个寒假,我和几名志愿者一起前往家乡五头镇神堂小学参加“人间有爱,情暖校园”活动,为家乡的孩子们分发捐赠的冲锋衣和保温杯。在活动开始前,他们嬉戏打闹,你追我赶,有这独属于他们的朝气蓬勃。领导讲话时,他们专心致志地去听,当听到是来送温暖的时候,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们脸上满是期待,在他们的脸颊上,我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我知道送去的不只是衣服与杯子,更是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的冬天不再寒冷。他们满足的笑颜,温暖了我的内心,希望它们一直有人关心、照顾,也希望他们不再畏惧冬天的严寒,在爱与温暖的陪伴下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河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2407班学生董梦启
家乡美食
吃遍大江南北,难忘家乡风味!来一碗热辣鲜香的胡辣汤,胡椒的刺激与食材的醇厚完美融合,一口就唤醒味蕾;再尝尝河南烩面,爽滑劲道的面条浸在香浓的羊肉汤里,每一口都是家的温暖。快来河南,开启这场舌尖上的旅行。
——河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401班学生李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