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双融 五阶六维” 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改革

2025-02-26 09:58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产教融合、特色引领、系统规划、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总结并实施“双师双融五阶六维”教师培养培训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双师素质提升路径,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完善制度体系,强化产教融合,夯实要素保障,着力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一是提高企业参与度,构建“职教集团—产业学院—行业企业—培训基地”协同联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共同体。依托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河南省机电设备与自动化骨干职业教育集团等,校企共建7个产业学院,建设80余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设置教师企业实践岗位1500余个,严格落实教师企业轮训制度。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激励措施,充分肯定“双师型”教师在教育教学、社会合作等方面的带头引领作用。2023年以来,学校共有600余名教师通过河南省“双师型”教师认定。


  特色引领,创新师德师风“两个融入”


  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教育家精神和军工文化融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锻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一方面将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通过深化学习阐释,树立学习典范,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进一步筑牢教师思想根基。另一方面依托学校军工办学特色,创新实施以“军工精神蕴藉、塑造师德风范”为主导的师德建设工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领导体制、健全工作机制等一系列组合拳,多措并举“立师德、传师道、铸师魂”,完成了“军工文化+”的师德建设模式实践创新,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目前,学校1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智能控制与应用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另有2个教师团队被评为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系统规划,搭建教师成长“五层阶梯”


  为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强化顶层设计,搭建教师发展“五层阶梯”(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领军人才)。面向校内专兼职教师,创新实施“一师一档、一师一策”,助力教师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成长梯级和发展目标。教师发展中心结合教师个人规划开展针对性培养培训:一是针对新入职教师,实施“七个一”培养计划和以老带新“青蓝工程”,促进其快速进入教师角色。二是针对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培训、企业实践等五项措施,遴选、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三是面向骨干教师和优秀企业兼职教师,通过定向资助、访学交流等方式,培育一支校企专业“双带头人”队伍。四是面向专业带头人和省级骨干教师,对标省级教学名师标准实施名师培养计划,支持其组建团队、联合攻关,培养省级教学名师。五是按照国家级教学名师、技术能手的遴选、认定标准,支持省级名师、技能大师组建工作室和教学科研团队,多措并举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当前,学校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4名教师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4名教师获评中原教学名师,7名教师获评河南省职教专家,19名教师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称号,102名教师获河南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称号或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全面发展,聚焦教师发展“六个维度”


  结合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培养计划,聚焦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教学教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数字化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六个维度”,对学校教师进行“精准画像、按需培养”。通过教师发展中心“一师一档”大数据分析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教师发展需求,综合采取线下集中研修、网络研修、结对学习、高校访学等灵活多样的培养培训方式。健全需求导向、任务驱动、形式多样、训后跟踪的培训机制,适应教师全面发展的“个性化”要求。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