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高站位谋划 多路径探索 强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内乡县按照“扩容、提质、贯通、融合”的思路,高站位谋划,多路径探索,强力推动职业教育大起步、大跨越、大发展,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聚焦规划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坚持高位推动。内乡县成立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业教育工作专班,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现场办公会议,谋划部署职业教育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365”职教园区。“3”即三大板块:投资20亿元、占地1900余亩的南阳牧原职业学院正在快速推进;投资6.5亿元、占地453亩的内乡职专新校区已于2024年秋期实现整体搬迁;投资1.86亿元、占地193亩的南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已累计培训学生17万名。“6”即:智能制造、智慧农牧、餐旅服务、艺术设计、数字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六大实训中心。“5”即:产学研一体实践、产教融合实训、中高职贯通教育、国际交流和综合配套服务五大功能区。
加强师资保障。拓宽教师选聘渠道,近三年招聘高学历专业教师57人,在编教师233人,同时预留80个编制,确保应招尽招。
聚焦内涵发展,铸就高质量发展之魂
培育名师团队。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骨干教师、名师、名班主任培养计划。以两个大比武活动为抓手,通过赛课、评课,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调动教师争当名师优师的激情和干劲。该县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数量达145人,比例占专任教师的69%。
优化专业布局。结合牧原、飞龙、金冠电气等骨干企业发展需求,学校新增智能养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提升机电、养殖等传统优势专业,做大做强旅游、烹饪等品牌拳头专业。目前,旅游类专业群是河南省“双高”建设项目专业群,中餐烹饪、机电技术应用是省级示范性专业,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入选河南省现代学徒制示范点。
抓实教学改革。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特点,实施“降低起点、补齐短板、夯实基础”的教学策略,打造“有用、有味、有劲、有效”的四有好课堂。近年来,内乡对口升学本科过线938人,全省高考专业类状元12人,本科过线人数名列全省前茅。技能竞赛成绩喜人,近三年共获得省级一等奖12人次、省级二等奖28人次、省级三等奖35人次、市级一等奖39人次、市级二等奖85人次。
办好综合高中试点班。2024年秋,内乡职专综合高中班以高于普通高中45分的录取分数线,实现了首年招生开门红。创新构建“适选分流、课程分类、学习分程”的融合课程体系,积极探索职普融通,拓展成才渠道,培育内涵提升新动力,打造人才培养新亮点。
聚焦社会服务,拓宽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化校企合作。近三年,通过“牧原订单班”,为牧原公司培养了实用性技术技能人才685名;为县产业园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016人;与河南天曼服饰公司合作,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为其培养人才368人;与京东集团企业合作,建立京东校园电商实训中心,逐步实现“校中企、企中校”融合发展、双元育人。
开展校际合作。利用南水北调京宛院校合作机会,与北京延庆区职业学院合作,三年内为地方培养实用型人才236人;先后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办学,输送毕业生1657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高职贯通发展的特色之路。
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学校社评机构的功能,以电工、农业技术员、中式面点师、服装制版师、网络安全管理员五个工种认证为依托,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赋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至目前共培训社会人员13265人次,取证5174人次。
(南阳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