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思源实验学校:提质扩优精准施策 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濮阳市范县思源实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扩质提优主题,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内涵特色发展之路。
一、聚焦内涵发展,全面提质“兜底线”
(一)规范党建,筑牢支部战斗堡垒
学校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构建了思政“大课堂”与“小课堂”深度融合模式。校领导利用全体党员会议、主题党日活动及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好大思政课;各班主任利用国庆等重要节日及主题班队会上好“思政小讲堂”,把思想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力促进了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双提升。学校多次荣获濮阳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市护苗工作示范站”“五好关工委”等各项荣誉。
(二)文化浸润,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学校重视文化育人,学校名为“思源”,着力打造以“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红源文化长廊、有水源感恩广场、清源教育阵地、书源阅读长廊等教育基地,特别是红源文化长廊,“红”代表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红源”含义是“追寻红色源头”,每一年新生入校,都会在这里接受一次红色党史教育。目的就是知党史,感党恩,从小就树立为党为祖国而学习的正确思想,根植于心,外化于行,鞭策师生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五育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体教融合,以体育特色为引领,与爱国主义教育、家庭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深化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坚持开展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打造诵读、艺术、科技综合育人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点打造了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五大球项目,开设了象棋、拳击、武术、茶艺、朗诵、沙画等26个体艺社团,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丰富了校园生活,推动了学生特长发展。
二、牵引优势提升,全心扩优“强基础”
(一)强师扩容,整合师资壮大力量
学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素质教师。学校现有教职工221人,本科学历率达100%,研究生学历6人,高级职称24人,中小学一级教师83人,省市县级名师、骨干教师百余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勇于开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育背景,为学生的发展与幸福奠基。
(二)强研重训,教研成长共同进步
学校制订教师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扎实开展教师培训、集体教研、县际联片交流等活动,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各学科组每周开展一次周教研,严格按照学校集体备课七大流程,集思广益,讨论总结,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强课提质,课程建设彰显特色
学校致力教育教学改革,开创“自主分层 培优补差 共享课堂”特色教学模式,推动常规课堂和特色课堂的有机融合。经过10多年的潜心实践,学校结合当地实际,立足于挖掘县域内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与美育特色融合,与学科课程整合,打造了《追忆红色印记》、《我的家乡·美丽范县》等校本课程。电影课程是我校又一大特色,编写了较为完备的校本课程。《爱尚篮球》《阅读伴我成长》《小棋子 大世界》等,体现学校的特色育人方向。
三、融合资源辐射,全力改善“上水平”
(一)完备硬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学校大力提升办学条件,高标准配备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科学教室等功能室,标准化操场两座,室内体育馆两栋,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各种藏书80000余册,音乐专用教室3间,美术专用教室2间,每间教室均配备网络多媒体。近三年累计投资260万元购置教育教学装备,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充分满足了全校师生的硬件需求。
(二)集团引领,资源共享精准赋能
2019年成立了范县思源教育集团,以范县思源实验学校为核心校,成员校有龙王庄镇中学、张庄中学等5所中学。教育集团本着“和而不同,各创精彩”的集团化办学理念,打造以思源核心校特色校园文化、先进办学理念为主导的优秀管理团队,重点提升集团内涵和品质,营造“理念共识、资源共享、活动共营、团队共建”和谐生态发展氛围。2023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全省义务教育优质教育集团。
(三)多元发展,成果鲜明收获丰硕
范县思源实验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阳光体育发展与设备创新实验学校、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象棋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河南省第二批优质教育集团,濮阳市党建示范校、濮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濮阳市体卫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范县思源实验学校以让孩子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为愿景,提质扩优,强师德、提师能、筑师魂;强教研,抓课堂,提管理,打造善于合作、勤于钻研、敢于担当的教师团队,多措并举,开拓创新,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谱写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