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曹祖臣:着力实施质量提升工程,赋能新乡教育换挡提速
新乡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扩大全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着力实施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提能”、教育教学“提质”、学校管理“提标”、素质教育“提升”等质量提升工程,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一、着力实施办学条件“优化”工程,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一是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投入。2024年上半年,全市共争取教育专项资金17.5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1.93亿元,教育强国中央预算内资金0.4亿元,省级资金3.28亿元,市级资金0.38亿元,县级资金1.53亿元,目前资金已全部分解拨付到位。二是大力推进教育项目建设。2024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6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1亿元,确保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三是竭力整合乡村教育资源。2024年全市0-100人小规模学校现状为420个,2024年计划撤并200个,目前已撤并243个,涉及教师1439人,涉及学生10088人,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二、全力实施师资队伍“提能”工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一是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3年全市新招聘教师2401人,特岗教师830名,签约公费师范生436名。2024年全年共招聘教师1383人,各县(市)、区已补充地方免费师范生107人。二是师资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全市有8人获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获评省优秀管理人才,9人获评省先进工作者,15人获评优秀教师。认定中原名师2人、省级名师155人、省级骨干教师824人。创建省名班主任工作室13个,市名班主任工作室28个,在2023年全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新乡市包揽中学组前三名。2024年全市有8人获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获评省优秀管理人才,5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人被确定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培育对象;遴选推荐14名参加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其中1人入选教育部奖励名单,5人入选省奖励名单。三是师德先进群体再续佳话。在2023年河南最美教师和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中,全省共评选出获奖教师22名,新乡市有5名当选,创造了新乡教育的师德佳话。
三、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提质”工程,夯实教育发展之基
一是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2023年,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35所,提供学位9.75万个;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2所;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92%,普惠率达86.8%。截止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2所,有效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2024年组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延津县上报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在教育部官网展播。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稳步推进。加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市获评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3所、特色校10所;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打造市十中“一校三区”、市育才小学“一校八区”等优质教育品牌,截至目前,全市集团化办学数量261个,覆盖学校1252所,覆盖率97.6%,2024年上半年市属学校共新增河师大附中和牧野区解放大道中学、市育才小学和高新区柳青路小学等6对帮扶校;连续22年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应入尽入、同城同待遇”。三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薄弱高中多样化发展工作受到教育部高度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印发《新乡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操作办法(试行)》,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切实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6所高中获评多样化发展艺术体育和外语特色校,市七中俄语教学在全省走在前列,铁二中的体育特色教学、辉县二高的艺术生培养等成绩突出。四是特殊教育兜底民生。依托市友谊小学开设了特教班,对全市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学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获嘉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新乡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加大对市区特教班的指导和培训力度。2024年9名特殊教育考生参加高考,8人被录取,其中一名考生以全国第12名的成绩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
四、聚力进行学校管理“提标”工程,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环境
一是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开展市级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全市共设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校56个,创建“五星级党支部”20个。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警示录、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警示教育党员3038人次,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纪律培训25人次。二是安全防线扎实筑牢。开展防电诈、防欺凌、防溺亡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三防”建设力度,7所学校荣获省级平安校园称号,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护学岗”全覆盖。编写《中小学幼儿园人员安全责任清单》《预防学生欺凌指导手册》,获评新乡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三是校地合作积极开展。与河南师范大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158个,推进封丘县一中、市一中东校区与河师大集团化办学,实质性落实校长派驻、中层竞聘工作。联合新乡学院教科院建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构建校园心理安全防护体系。拟与河南科技学院共建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五、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全面培养合格人才
一是五育并举成效显著。创新举办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国内首创“校校开设、月月开讲”,2023年已开讲3000场,受益师生9.5万人;在2023年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荣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省长杯”足球赛中获得小学男子组冠军,并在河南省第十九届学生排球比赛中获得初中男子组冠军、初中女子组亚军;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辐射10余万人次,校外思政课辅导员进校园讲思政课100次。二是“双减”工作深入落实。以“回归学校、整体减负、提升质量、加强保障”为主线,紧盯“减负、增效、提质”发展目标,抓牢课后服务保障,抓严培训机构治理,80%以上家长认为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均有明显减轻。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129余起,公开通报曝光95起。三是数字赋能持续推进。创建省中小学创客教育示范校5所、创客教育试点校7所、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54所、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12所。被认定四星级数字校园50所、三星级校园135所、二星级校园267所、一星级校园39所;加快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前全市教育专网市级主干网的建设方案设计工作已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