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以组织育人支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发布时间: 2024-12-06 17:18【浏览字号: 来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聚焦学生党支部主要职责,结合专业特点和特色优势,坚持“夯实基础、延展途径、推动融合、塑造人才”的工作思路,不断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

  坚持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塑造提升支部党员科研攻关新动能。支部按照党员科研方向(项目)设置党小组,成立科研攻关战斗小分队,形成了1名博士党员带3名硕士党员、1名硕士党员带5名本科生党员的联动机制,打造了“博硕本、传帮带”的科研朋辈帮扶体系,在科研项目研究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与精神传承有机融合,铸就矢志科研报国的新时代“材料人”。支部创建实施“薪火计划+榜样选树+辐射带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挖掘作为“双一流”大学创建学科所在学院的深厚底蕴和特色优势,弘扬传承学院“材料精神”,组织党员与学院“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金属材料加工工程教师团队”的教授、博士一对一结对,带动支部党员树立科技报国志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先进典型。研究生党员侯博同志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河南省最美大学生、大学生党员标兵等荣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Top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48.097,申请发明专利5项。

  坚持与协同育人深度耦合,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合力。支部注重汇聚思政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合力,组建了以“副院长(党委委员)+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导师”为主体的协同育人团队,依托材料与冶金两大优势学科,与中信重工、一拖工材所、河南省科学院等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协同发力育新人,在全省形成了独特的育人品牌。近年来,支部党员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110余篇,8人获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实现了学校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零”的突破。

  坚持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有力聚合,持续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支部与中信重工铸锻公司党支部、中铝洛铜技术中心党支部结对共建,与学校全国样板党支部土木建筑学院工程力学系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党建与科研系列活动,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引导支部党员聚焦高性能铜合金、航空发动机用高温钛合金、重型装备构件热成型等战略性前沿基础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为解决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支部党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9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