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金明小学:内涵式发展,赋能金明教育集团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 2024-11-29 10:21【浏览字号: 来源:

  开封市金明中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公办学校,因地处北宋皇家名苑“金明池”遗址而得名。创建于1995年,现有三个校区、四个校部,660余名教师,万余名学生,构建起“一校三区、一体两翼、一体发展、各具特色”的办学格局,是一所中小学兼备、各校部均衡发展的优质教育集团。围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推行“以学定教、多元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扩优提质。开展素养导向的高效课堂,改变碎片化、割裂化教学倾向,聚焦核心素养,设立学习目标,组织学习内容。这一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倡导把问的权利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的时间放给学生、把思的空间还给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践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和项目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主体的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和实践过程,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聚焦新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育视野,提升教学智慧,从学科知识向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转变,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让学习真正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更新科学教育观念,完善“宽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1+X”课程的基础上,立足宽教育中“全景式课程”设置,搭建了校本课程体系,打造“博闻多识”“体育健身”“艺术审美”“心灵成长”四大类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顽强毅力,丰富学生艺术体验、培养学生高雅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品位和水平。学校还立足于九年一贯制的独特优势,将探索基于跨学科的整合课程作为重要方向。同时,积极开展中小衔接探索实践,在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进行衔接过渡课程的研究,从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学学习生活。

  三、全面实施“早教研”,赋能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从新学期开始,学校将所有的老师分成两部分,首先是主科教师,从八点钟开始进行半个小时的“早教研”,由备课组长主持,把这一天课堂上需要讲的内容进行“精备研磨”,统一好重、难点课件、作业布置、周考等工作,提升备课的质量、教研的水平。行政管理、体音美微劳等学科的老师,全部包班负责学生的大课间管理。“早教研”的考核与优秀备课组进行捆绑评价,这样确保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研磨出的精品。

  四、持续开展科学教育,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以创建“全国科学教育示范校”为契机,做好顶层设计,切实落实好科学教育,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上好科学课、讲好科学事、点燃科学情、培养拔尖人。以数理化、地理、生物、微机等学科为主阵地,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实验课的实操水平,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合作等能力。一是积极落实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全力推进科学教育。深度锤炼教师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以跨学科、特色社团课程等为抓手,积极参加“白名单”赛事。二是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开展好基础性和拓展性实验,综合运用观察观测、模拟体验、设计编程、制作加工和饲养、种植、参观调查等推动实验教学方式创新,开展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和跨学科实践。三是开展自制教具比赛、实验说课大赛、实验精品课展示。组织进行全校“科学素养知识大赛”,进行“实验教学大比武”活动,推出科学微课堂——“玩出来的科学”系列微课和科学教师线上公开课,营造出爱科学、会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四是探索与开封高中等重点高中牵手,组建拔尖创新班,进行物理、数学等学科的贯通式培养,尊重“尖子生”的个性,挖掘潜能,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将真正的未来的“学霸”选拔出来,为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五、开展“定单式”师资培训,赋能轮岗教师成长。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的独特优势和办学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教师交流得来、适应得快、融入得好,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教育教学质量不降反升。一是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形成教育新合力。通过座谈会、专题培训等活动,让老师们认识学校、熟悉同事,了解学校管理制定和工作模式,组建新的教师团队和搭档,让交流轮岗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开展研课、磨课等,形成新教学搭档,形成教育合力。二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教学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文化沁心、用事业留人,通过讲校史、听讲座等培训活动,使之入脑入心,形成共同的文化共识和行为准则,激发创业激情。三是坚持多措并举,用情感留人。在金明,学习培训是教师的最好福利。学校尽可能把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更多给交流轮岗教师,为老师们打通专业发展的上升渠道。四是建立科学的交流轮岗评估体系,保障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取得实效。坚持教师学科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的提升为考核评估方向,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评价标准,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面、客观评价,提高评价工作的指向性、科学性、实效性。五是加强动态管理和过程监管。建立和完善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管理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业务能力提升作为重要抓手,提高交流轮岗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