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11-22 15:09 来源:河南省档案馆
金秋时节美如画,漫山彩叶染太行。2024年10月26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红旗渠两周年之际,由河南省档案馆、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安阳市档案馆、林州市档案馆主办,中州古籍出版社承办的《红旗渠档案史料选编》新书发布暨红旗渠精神研讨会在河南林州召开。
河南省档案馆副馆长、一级巡视员李宝玲,安阳市政协副主席薛文明,林州市政协副主席魏隽美,中原传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郭孟良出席会议并致辞。河南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王德中、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长许绍山向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中共安阳市委、中共林州市委、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赠书。新书发布会由安阳市档案馆馆长、一级调研员韩党顺主持。
李宝玲在致辞中强调,红旗渠是一项修建在太行山腰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十年建设不仅孕育了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而且形成了丰富翔实、弥足珍贵的档案史料。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用档案讲好红旗渠故事、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是档案部门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红旗渠档案史料选编》的编纂出版是河南省档案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大局、讲好党的故事的生动实践,是继文献纪录片《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念碑》后“红旗渠档案系列开发项目”的又一重要成果。书中精心辑录红旗渠档案120余件,其中许多关于工程决策、调研、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档案系首次公布。该书从档案视角解读红旗渠工程和红旗渠精神,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党的领导、科学管理、干部作风、群众路线等丰富内涵,对于深入学习中共党史、研究中国水利史、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等具有重要意义。
薛文明在致辞中表示,红旗渠这一伟大工程不仅是安阳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后,档案部门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迅速谋划推出“红旗渠档案系列开发项目”。《红旗渠档案史料选编》与林林总总宣传红旗渠的作品不同,是以档案的独特视角,真实再现红旗渠的修建过程,更加清晰地展现红旗渠的历史,为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丰富了新内容,为安阳打造红旗渠精神高地提供了新支撑。
红旗渠精神研讨会上,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李海民,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涂小雨,中原传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郭孟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曹永彬,安阳市档案馆馆长、一级调研员韩党顺,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晓萍,中共林州市委党校原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郭海林,河南省档案馆副馆长、一级巡视员李宝玲等8位同志围绕“红旗渠档案的开发利用价值”“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讨会由中共安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刘芳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对《红旗渠档案史料选编》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大家认为,该书的编纂出版为读者了解学习红旗渠历史提供了原始、具体、鲜活的档案史料,夯实了红旗渠精神研究的基石,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宣传教育价值、文献保护价值。大家表示,要通过红旗渠档案,充分认识蕴含其中的党的坚强领导、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绩观、群众敢想敢干的创造精神,深刻思考其对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重要启示作用;要进一步深化红旗渠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加强红旗渠档案数据库建设,共建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平台,探索形式更新颖、传播更有效、受众更广泛的宣传方式,让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红旗渠精神的研究越来越深远。
河南省档案馆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深耕细耘馆藏档案资源,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推出更多的档案编研成果和档案文化精品,发挥好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贡献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