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第五小学:精细化管理明路径 规范化管理促发展
夏邑县第五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夏邑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把精细化管理贯穿学校各项工作全过程,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水平,逐步构建“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一是健全规章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修订和健全制度体系,从教代会、工会、党员生活会、校长办公会和中层议事决策、教职工考核晋级等,到学校战略规划、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行为过程,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拓宽表达渠道,推行民主决策。每年召开教代会,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校长和分管领导向教代会述职,由教代会代表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民主测评。鼓励教职工建言献策,收集“金点子”,采纳合理化建议。三是丰富校务公开内容,推动民主监督。学校根据公开事项的不同性质和要求,采用不同方式在一定范围公开相关事务。教代会、家委会、公示栏、电子屏、校长信箱等成为校务公开的渠道。四是推进党务公开,建立监督机制。以制度先行、程序规范、操作透明为原则,通过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逐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精细化管理的指导下,学校自建校以来无一例安全事故,无一例违规事件,在民意调查中家长满意度达98%以上,成为县域范围内口碑、奖杯双丰收的窗口学校。
筑牢师德建设,弘扬清风正气。一是制度约束,坚守师德底线。学期初,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对教师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零容忍,营造清朗的教育环境。二是榜样激励,永葆育人初心。开展“师德大学习”活动,发掘身边的榜样人物和师德典型案例,以正面激励的方式,不断唤起和激发教师内心的初心使命和道德自律,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三是呵护教师成长,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成长目标和成长路径,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把工作室作为教师抱团成长的孵化器,让教师品尝到成长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内化为教师不懈追求、爱岗敬业的“永动力”。精细化的管理凸显了教师发展无上限,明确了师德师风有下限,让校园里一派清风正气。学校现有省市级骨干教师58人,县首席教师2人,涌现出了一批师德标兵和感动校园人物,学校也荣膺“商丘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学校”称号。
强化文化引领,激活教育生态。一是根植文化基因,让师生参与到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中来,从“一训三风”拟定到校歌的创编、文化石的选择、吉祥物的设计都有师生参与的身影,人人能够熟诵、解读育人理念,让学校文化成为共识,让学生发展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二是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强调儿童化的视角,让校园成为学生心中的花园、乐园,让每一处设施、每一株草木、每一个标识、每一次活动都在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发挥育人功能。三是缔结好的关系,盘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开展好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团队打造和团队互助,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管理,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让好的关系成为滋养学校发展的“活水”。“创自己”教育品牌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称赞,校训“我很重要!”也成为师生的文化自觉,精细化管理衍生出师生的共同使命和良好的关系,促进学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教育生态。
夯实五育并举,丰富课程体系。一是围绕“双减”“双新”视域下的教学改革,以“全面发展”“多元智能”为中心,积极架构精讲多练的高效课堂,探索“学科+”跨学科融合课程,创编内容丰富的阶梯化作业。二是以课后延时服务助力“双减”,打造特色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每个年级一天“无作业日”,实行走班选课,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综合实践和社团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菜单”。三是把学生身心健康作为育人的首要目标,落实学生室外活动的时长、锻炼的效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每位教师的必修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四是深度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劳动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把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养成教育、职业体验教育落实在课程中,实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2022年,学校被认定为首批河南省“五育并举”实验学校,成立了“五育并举”工作室,结合学校“培养有高尚道德、有聪明才智、有健康体魄、有审美情趣、有劳动本领”的育人目标,深入研究、实践“五育并举”实施路径,丰富了课程体系,精细化管理助推学校走出了一条“五育融合”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