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息县加强基础教育办学行为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是全国教育系统自上而下开展的专项行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推动基础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专项行动,是推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向纵深发展的专项行动,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县教体系统落地见效的实际行动。息县教体局紧紧围绕14个方面的集中整治、8个白名单和12个严禁,强化组织领导和声誉评价、能力提升、责任落实、监督曝光等5项机制,实现“5个进一步”工作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高度重视,层层加压。息县教体局将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履行教育局的管理监督职责,压实学校办学主体责任,对照市局要求的14个重点进行排查整治,逐校逐项排查短板弱项,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确保上级政策要求及时触达每所学校,确保办学治校循规律、明底线、守规则、持续深化育人方式变革,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严守纪律,提高认识。一是教体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召开局党组会,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定期组织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会,及时传达贯彻、安排部署、有效落实上级关于意识形态领域决策部署、指示要求和交办事项。二是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全县教育体育动态,努力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强阵地管理,要求各学校管理员严格落实“三审三校”(三次审核、三次校对),坚决把好信息发布关。三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中小学教师管理,在积极持续开展教师减负整治工作的同时,增强教师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压实学校管理主体责任。
分类排查,全面起底。围绕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这个“小切口”,通过学校自查、教体局联合多部门联合督查等多种方式,全面发现起底问题线索,同时向群众关心关注的招生、校服、牛奶、教辅、师德师风、校企合作等难点、堵点、痛点领域拓展,组建6个工作专班,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并通过息县教育微信公众等平台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信箱等,全方位、多渠道收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
建章立制,注重成效。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严格落实食品采购、加工、制作、校领导陪餐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填补漏洞。同时,制定完善“阳光招生”“教育乱收费”“校服管理”等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共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9项。
规范事务,建立机制。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8月份,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相关事项的通知》,加强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的统筹协调,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并建立白名单,明确活动事项、主要内容和实施单位,防止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层层加码增加教师负担。息县教体局及时通过息县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公布白名单、举报电话及信箱等,对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加强监督,对未经审批自行安排实施,擅自改变活动内容、开展方式、开展范围,干扰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负面反映强烈的事项,将按要求终止活动并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每年12月份对本年度进校园事项开展评估,对组织不力、效果不佳的事项予以赞同、整改、撤销或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