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着力打造“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10-31 13:38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日前,由河南省委统战部、省新联会组织的“寻美·河南”信阳站考察暨河南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民航行指委民航课程思政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在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举行。近年来,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富有航空职业教育特点、擦亮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的一流马院建设,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


  深度挖掘思政“体验中心”教育功能。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优势,投资8000万元,于2023年兴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由一厅(红色主题大厅)、两廊(社会主义运动史文化长廊、中共历次党代会长廊)、三馆(中国革命史馆、中共奋斗史馆、大别山精神和列宁号故事馆)、四室(大别山精神研讨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室、中共七大会址室、红色影视播放室)、五居(五大书记旧居)等组成。互动投影、电子图表、动态影像等离子触摸屏,直观逼真、生动形象。思政课教师结合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到中心体验、感悟,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等到中心开展党日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达3万余人次,进一步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社会影响力。


  积极探索“协同式”思想教育新模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学校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移动办公、教学检查、督导听课和现场点评等方式,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要求每位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熟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功能布局,熟练掌握并深入讲解中心板块内容,切实发挥身边“革命纪念馆”“红色基因库”作用,努力把中心打造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把思政课教师淬炼成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传播者、践行者。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社会调研、红色考察、主题实践教学活动,用足用活用好大别山红色资源,系统梳理蕴含在红色资源中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刻阐释解读“大别山精神”,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优势。采取教学观摩、说课展示、教学示范、经验分享、研讨交流、外聘专家授课等形式,帮助思政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组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活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持续强化以基因红、航空蓝、青春绿“三原色”的思政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全校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中遴选20门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示范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获批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深入推动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四个一”教学模式改革,即讲一个红色故事、观看一次红色影视片、开展一次集中讨论、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激励大学生坚定信念、放飞理想、矢志报国、逐梦蓝天,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潜心锤炼德育“八种精神”育人品牌。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创新“五八”(德育“八种精神”、智育“八种技能”、体育“八种体艺”、美育“八种才艺”、劳育“八种劳艺”)模式,将德育“八种精神”(道德精神、法治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深度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制定《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学生德育之八种精神培养考核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把“八种精神”列入课表、规定课时,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考核标准及考核方式等。同时还开设了“八种精神”大讲堂,创作主题文化墙,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日常要求、行为规范、课堂讨论以及多元化、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和综合考核等,推动“八种精神”落地见效,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品德,引导大学生明大德、讲公德、严私德,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学习掌握法律法规,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备较强的法治思维能力,自觉做到尊法守法用法;深刻领悟奉献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树立创新意识,强化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密切配合、步调一致,不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合力,建设高效团队;强化忧患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锤炼坚强意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增强工匠意识,砥砺工匠品质,弘扬工匠精神,以匠心筑梦、以匠艺立身、以匠技报国。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