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陕州区:“五强化、五提升”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24-11-04 11:10【浏览字号: 来源:

  2024年开展的规范管理年行动是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强教育监管的重要举措。陕州区结合实际,突出行动重点,以“五强化、五提升”高标准推进工作落实,使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明显减轻,“五育并举”得到有效落实,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更趋规范,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强化“双减”政策落实,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双减”工作组织领导。建立陕州区“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规则和工作要求,成立区级工作专班,压实责任,明确任务,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二是加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定,指导各学校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制定作业管理细则,优化作业设计,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三是加强课后延时服务力度。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统筹协调校内、校外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四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加强部门协同治理,严格查处和取缔各种隐形变异的校外学科培训辅导机构,全面统筹安排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和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校外培训机构秩序平稳、安全、有序,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得到有效减轻。五是加快新课改实施步伐。深入推进“素养课堂369”课堂教学改革,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形成了统筹协调、分段负责、分片包干、到校指导的课改格局。先后成立了以陕州外国语学校、区一中、实验小学等先进校为主体校,其他学校为成员校的6个校际课改联盟共同体,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全面成长,通过研训结合方式,定期轮流组织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学共进,共同发展。通过课改深入推进,教师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式得到优化,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展示、反思等成为课堂主旋律,学生听说读写等表达、实践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综合素养全面提高。通过新课改的实施,全区中小学及中高招成绩明显提升,学困生比例由课改前的20%多降为现在的3%左右。

三门峡市陕州区:“五强化、五提升”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强化义务教育招生改革,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一是将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列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的重点工作之一,多次召开会议对招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营造良好的招生环境。二是组织人员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制定招生方案,并通过实施多校划片改革,增加家长的选择权,确保生源大致均衡。三是在局门户网站和各学校公众号对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进行公示公告,开设公布招生咨询电话36个,24小时接受群众咨询。四是启用“线上三门峡”APP进行报名,避免了家长重复报名和多校报名的问题。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平稳有序,群众的投诉电话几乎为零,以往的扎堆报名和“择校热”现象得到了根本消除,该区的典型做法被《三门峡日报》、《黄河时报》等四家媒体予以报道。

三门峡市陕州区:“五强化、五提升”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一是坚持把师德师风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是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建立完善师德档案,加强师德考核,人人签订师德承诺书。三是定期组织师德征文、优秀案例、“最美教师”“师德标兵”评选,开展先进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用正反两方面典型人、事教育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四是利用暑期开展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违反师德行为督查整改活动,教育广大教师不可触碰师德红线。

三门峡市陕州区:“五强化、五提升”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强化安全工作保障,提升学校安全防范意识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二是全区各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主题征文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持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行为;三是定期不定期对各学校校园安全工作督导检查,做到不留死角排查、全部整改到位。四是通过建立“五类生”台账,实行包保帮扶制度,层层落实谈话、疏导、监管责任,不断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家校联合共同解决学生安全突出问题。目前,全区校园消防、交通、校车、防汛、防溺亡、防欺凌、防踩踏、非正常死亡等系列安全教育持续强化,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三门峡市陕州区:“五强化、五提升”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强化“五育并举”力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发展理念,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德育序列化探索,切实提高德育实效;二是加强学生阅读和书写教育,组织全区中小学生举行主题读书成果展示比赛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三是通过举办体育运动会、规范“两操一活动”和“课间十分钟”,激励全体学生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四是加强学校社团建设,推进多元化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沙滩排球、女子足球、沙画、书法、腰鼓、武术等社团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教育名片;五是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