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新华区:加强规范管理优化基础教育生态

发布时间: 2024-11-04 11:12【浏览字号: 来源:

  按照“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要求,新华区明确了“三项规范整治重点”和“十四条负面清单”,全面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生态。

2927995224865587

意识形态放在前,筑牢安全底线

  学校政治安全方面。一是明确责任,真抓实管。印发《新华区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支部书记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二是注重引导,主动作为。每学年召开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2次,意识形态工作培训会1次,切实把工作抓实做细。三是抓牢阵地,有效掌控。紧盯教育教学、校园安全、师德师风等重点内容,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导。开展教辅、图书等相关内容进校园大检查,确保不合规内容不入校园不进课堂,使学校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

  校园安全治理方面。一是按照“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教体局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学校安全工作,对重点工作任务及时召开党组会议审议研究,稳步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印发《安全稳定“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及分工》,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分包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职责。制定《新华区护校安园工作实施方案》,主动加强与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护校安园”“高峰勤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三是切实强化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坚持实行学校安全风险“月预警”工作机制,紧盯各类涉生涉校安全风险,提醒学校及学生家长提前做好应对防范。如防溺水工作,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学生牢记“六不”口诀。向家长(监护人)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30余场,发放签订《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家长(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承诺书》3万余份。

64995714322929125

“五育”并举放在前,培养合格人才

  一是坚持德育铸魂。探索构建“三线互动”德育工作机制,通过“三线”互动互补营造良好德育生态,新华区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

  二是坚持智育固本。聚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双优”课堂模式,选送国家级优质课13节、省级优质课96节、市级优质课225节。

  三是坚持体育强基。有机融合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校园特色文化元素和校园课间活动,创建国家级足球试点学校14所、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2所、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1所,河南省网球、体操、足球传统学校各1所。

  四是坚持美育化人。创新开办“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等课程,定期举行校园艺术节、主题展览等活动,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艺术品牌,连续举办“丑小鸭艺术节”28届,音乐课唱豫剧、美术课绘脸谱绘服饰、体育课做豫剧操,已成为豫剧课程融入音体美教育的典范。

  五是坚持劳育锤炼。围绕传统农耕“二十四节气”试点建设“耕读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布置劳动家庭作业,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开展公益劳动,着力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体系,实现校内校外劳动日常化、多样化、清单化,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获评河南省劳动教育试点学校1所。

5918149434033604

“双减”工作做在前,确保提质增效

  新华区实施“课堂提效”工程,助力“双减”落实。制定《作业管理指导意见》,建立作业设计负面清单和作业设计审核公示制度,强化作业批改与教学诊断。完善课后服务,建立以“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特长拓展”为主要内容的分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针对劳动、科学等课程优化设置,拓展实践场所,健全评价机制,强化专业指导,遴选典型案例,逐步形成丰富实用的教育资源库,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生评价体系、符合岗位特点的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以正向激励、评价引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4031164385434048

“强师筑基”做在前,培养合格教师

  深化学习。一是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提出“五个强化·十项行动”,从严筑牢师德师风建设根基。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校为单位持续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交流对话活动。二是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文件,开创暑期师德特辑——师德师风政策法规学习专栏,共发布7期。三是将师德师风理论学习列入开学检查和专题调研内容,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走心走深走实。

  内化践行。一是开展“点亮身边榜样· 讲好新华故事”之新华教师风采展活动,推出16位教师讲述新华师德故事,展示新华教师风采。二是开展师德教育主题征文、案例征集、演讲等活动,全区上报征文157篇,案例86篇,演讲作品36个。三是开展暑期万师访万家活动。各学校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教师按照“四必访一重点”原则开展家访活动,填写《新华区“万师课外访万家”活动家访手记》,构建“家校共育”良性发展环境。四是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活动。发布《通报8名在职教师被处分》警示教育案例,倡导教师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筑牢师德底线。在全区形成了乐教善学、爱生奉献、风清景明的良好生态。

  强化整顿。一是开展师德失范问题专项整治,督促学校围绕整治任务,全面排查师德失范问题。发放《师德师风调查问卷》2000份,对辖区内33所中小学进行随机调查,发现问题线索5项、13个问题,批评教育10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个。针对问题召开全区教育系统推进会,重点强调“起底·紧盯·严管·重教”,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三是畅通师德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师德监督,构建全方位的师德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