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用好规范管理标尺 夯实教育强国基点
2024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我省“十大战略”蝶变成势的突破之年,是建设教育强省新蓝图的奋进之年。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以来,省市区教育系统高度重视,积极部署,严明纪律,形成了共建共管共治的良好氛围,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作为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坚持规范管理落实与当前的党纪教育学习相结合,实施“1345”举措,即一个中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中心)、三个结合(政策解读与贯彻落实相结合;规范管理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学校管理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四个确保(夯实师生健康成长,确保安全零事故;夯实教育公平优质,确保日常管理高效;夯实教师以身示范,确保师德师风高水平;夯实治理体系创新,确保学校高质量发展)、五大举措(一是加强学习宣传,明确工作思路;二是聚焦负面清单,细化治理举措;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行动有力;四是拓宽实施路径,聚焦质量提升;五是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同频共治)。
细化常规,守护健康成长领航线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规范管理。学校从文化构建、制度建设入手,自查自纠,建立台账,列出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完善《规范招生工作方案》,落实教育部“十个严禁”规定,严格执行就近划片入学政策,实行阳光招生,不违规掐尖,接受家长监督参与分班。出台《师德师风考核制度》等20余项制度,开启集团化办学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创新治理,实行扁平管理。一是放权赋能,实施校区责任制;二是实施级部管理负责制,大大缩短管理半径;三是任务项目化,实施捆绑评价,激发教师内驱力;四是清单化治理,落实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制度,实现过程管理精细化。
三是廉洁从教,严守师德红线。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师德演讲、集体宣誓、榜样人物表彰及师德失范警示教育等活动,深化“三尺讲台系国运”的职业自豪感。
安全责任,筑牢师生和谐稳定保障线
一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维护政治安全。安排专人对课堂、教材、学校网络、微信平台常态化监督。管理好学生社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明确责任,细化措施,落实“人人都是安全员”网格化管理制度。所有教师全部编入班级安全管理,尤其是上下学和大型集会,确保每层楼梯拐角处均有安全员。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开启全方位多渠道安全保障。
三是抓好细节,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定期举办安全培训演练,盯紧看牢防溺水、校园欺凌等重点问题。利用重大节日、班队会,定期开展消防、食品、交通等主题安全教育,发放告家长书、观看视频,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
改革创新,坚守高质量发展生命线
高质量发展是学校永恒的追求,学校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和德育管理的规范。
一是以和美德育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思政教育。坚持养成教育规范化、悦读活动系列化、书法教育特色化、体育运动常态化、劳动教育日常化。
二是抓实教学教研,让课堂规范成为减负提质的主战场。为落实“双减”政策,避免过度教学,学校深化“和合课堂”教学改革,严控作业量,建立考核等级评价。抓好衔接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实施“基础+拓展”的作业分层设计,创新开展“无书面作业周”特色作业展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是开设“科学+N”课程,实现多元课程育人价值。做好“乐成长”延时服务,以“科学+N”特色课程体系为架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大餐,开设“无人机社团”“机器人创客”社团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协同发力,绘就公平优质护航线
作为河南省示范家长学校,学校高度重视家校社医协同育人,与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结对,进行心理筛查,一人一档,并积极开展团辅和个辅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党支部开展“百名党员访千家”活动,深入解决学生心理、学业等方面的难题。开展家长陪餐、听评课以及家长课堂等活动,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评价。
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将进一步规范管理,推进治理体系改革,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