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老城区:深化管理 务实求效 全面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洛阳市老城区教体局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各项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针对突出问题开展排查整治,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营造集中精力做好教育工作的良好生态环境,着力构建与教育现代化相匹配的教育治理体系,全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全面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老城区关于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安排,明确任务分工等。
二是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改革。制定集团校发展规划,统一机制,重组架构。区教体局总结前期集团化办学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确定各集团校均为“紧密型教育集团”,按照“县管校聘”政策,集团校实行一套领导班子,一体化管理,人、财、物统筹管理,实现共建共享,破除各校区间的融合屏障。均衡配置师资,利用信息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合理化解“择校热”等问题。全区目前共组建7个教育集团,覆盖学校19个,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3.08%。其中城镇学校10所,乡村学校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2所、小学16所。集团校教师总数534人,在校生总数9799人。
三是“双减”政策掷地有声。利用平台全面检测“双减”工作,减小城乡差距。安排专人负责课后服务直报系统和“双减”检测平台,高质量完成省、市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坚持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有效衔接农村教育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农村“小而优”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实现整体提升。全区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学校、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学校、应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课后服务时间达标学校、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学校等指标均为100%。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5+2”课后服务全覆盖,公布课后服务机构准入名单56个,进一步满足了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区两个“双减”工作典型案例获得河南省教育厅表彰,“双减”工作经验在全市会议上进行发言交流。区第一小学荣获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校。
聚焦日常管理,规范区域学校办学行为
一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坚持五育并举,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重点评价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安全管理、社会满意度等情况,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我区积极落实“洛阳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工作,共推荐6所学校参与评价试点改革,涉及学生综合素质、劳动清单及劳动、德育、教学述评等方面评价改革。
二是着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区属各学校制定《学校文化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确保学校环境文化、理念文化、班级文化、课程文化、师生成长文化等形成体系,更好发挥学校文化协同育人作用。
三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展集中摸底排查工作,对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展区域内课程方案和教学时间执行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各学校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开足开齐中小学各学科课程。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坚决杜绝“阴阳课表”,坚决杜绝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现象,严格遵守“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制定《老城区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切实维护教育公平、公正,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顽症,进行政策引领和舆论引导,坚决杜绝对“状元”、高分考生和升学率等进行宣传报道和炒作。我区先后有1所小学获评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4所中小学获评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
守牢安全底线,强化区域学校安全管理
一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学校教材、教辅、课外读物等管理,进一步规范凡进必审、从严把关、精简整合的原则。全区上下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相关工作安排和部署,明确认定标准和排查审核制度,严格把关,做到抓紧抓好,落实细节。对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十二条负面清单,对校园读物等内容、插图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问题的课外读物坚决予以清理并依法追责。
二是建立“三个清单”。形成校家社协同育人氛围。各学校心理健康测评与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完善,有心理预警体系,完善各项帮扶措施,关心关爱关注重点人群,提升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的预防干预常态化、重点人群帮扶协同化的工作目标。
三是创新举措抓好控辍保学。制定《老城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组织协调,定期通报全区控辍保学工作情况。关爱残疾儿童,热情主动送教上门,建立送教档案,做到一人一案,送知识、送技能、送温暖,做到送教活动有教案、有记录。督促学校会同相关部门落实义务教育入学、复学制度及各项政策,统筹指导、协调复学学生的入学安置,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扎实落实上级精神,确保无一人辍学,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始终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