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高级中学“12116”学雷锋志愿服务社团
2016年,济源高级中学“12116”学雷锋志愿服务社团正式成立。社团拥有72名成员和2名指导教师,分为5个志愿服务队。社团每周四定期进行培训,每个月第一周的周六定期开展活动,其他节假日不定期开展活动。
培志——“12116”使命担当青春彩
“彩绘强国”“青春绘出彩”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以绘画作品为载体,“图说”政策“添彩”乡村,“图解”课堂“出彩”教育,“图绘”故事“亮彩”校园,既提升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充分展示了志愿者的担当精神和服务使命,让志愿红在他们笔下折射成彩虹色。
担责——“12116”文明创建思政红
“周六见”小小思政宣讲团、“暖阳”社区志愿队走进社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知识宣讲、环保宣传,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传爱——“12116”责任公德爱心橙
周末、重阳节等节假日,“爱暖夕阳红”志愿队走进市爱心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讲解中医健康知识;为在党六十年的老党员拍摄照片,记录他们的形象和故事,传承党员精神;关爱特殊儿童,陪伴他们在阳光下成长,创造快乐的童年。志愿红在阳光下增加了阳光的温度,变成暖人心的橙红。
经验分享:
社团管理机制健全,有明确的《章程》,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校内外各项管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动手能力、吃苦精神及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社会、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成员由各年级学生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各班团支部组成。
社团坚持四个原则,即志愿服务与教育相结合、志愿服务与知识相结合、志愿服务与学习技能相结合、志愿服务与锻炼身心相结合,在每月第一周的周六,组织各班团支部自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在指导教师的协调组织下,到敬老院、福利院、图书馆、科技馆等全市多个场所开展志愿服务,同时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公益服务活动,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制度,打造“12116”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精心培育“心灵之约”特殊人群关爱、“银龄伙伴”留守老人陪伴、“周六见”小小思政宣讲团等十余个精品志愿服务项目。
社团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由项目指导老师统筹设计,社团成员密切合作,主动联系活动单位,简要制订活动计划。教师志愿者和其他社团志愿者在学校大型活动时参与,各社团志愿者需由至少10名学生志愿者组成。在活动开展前一天,各社团须进行报备。在活动开展当天,指导教师应记录学生迟到、早退、未到、请假、换岗等情况并搜集活动图片,活动结束后将图片资料、活动总结(或通讯报道)及时汇总后进行新闻报道。
(作者宋艺冰,济源高级中学“12116”学雷锋志愿服务社团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