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举办

2024-09-23 16:17 【浏览字号: 来源:厅思政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根据《关于设立河南省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的工作方案》,9月19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河南省)以“线上直播+线下研讨”的形式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此次集体备课由河南省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概论”课分中心、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概论”分教指委、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珺倩工作室协办。

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一次集体备课现场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严宇鸣,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刘振江工作室负责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振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发展部部长田训龙,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卫丽,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概论”课特等奖获得者、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珺倩工作室负责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珺倩出席活动。12所龙子湖片区高校“概论”教研室主任及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利杰主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卫丽致辞

  郑卫丽首先代表承办方向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的发展成就。她表示,此次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一次集体备课是促进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实践,必将为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学理哲理、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提供重要借鉴。希望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激发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更深入的思考、更强劲的信心、更有效的行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利杰主持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聚焦“概论”课程,导论、第一章内容以教师说课、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研讨。

教师说课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说课教师

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概论”课本科组特等奖获得者、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杜文平

  杜文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展开讲述,回答了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三大问题。她以一问一答问题链的方式,层层递进地将三大逻辑讲清讲透,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答疑析疑等方式,不断回应争论,解决学生思想深处的困惑,激活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点评专家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刘振江工作室负责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振江

  刘振江在点评中指出,从杜文平老师的整体教学设计来看,充分体现了内容为王的特点,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三个层面合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实践中的科学论据,从学理层面及教学实践层面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辅以丰富的案例、详实的内容、巧妙的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支撑了课堂。

说课教师

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概论”课本科组特等奖获得者、河南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赵星

  赵星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为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讲清楚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关系进行了梳理总结,讲清楚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点评专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发展部部长田训龙

  田训龙表示,导论部分是课程的重中之重,赵星老师结合教材知识要点以及学生诉求重点,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其关系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他指出,讲好这部分内容,还要重点把握三组关系,一是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着重阐释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理论如何回应现实、指导实践的问题。二是把握好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特别是要讲明白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四要素统一融合的关系,特别是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两者相互成就的观点。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说课教师

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概论”课专科组特等奖获得者、许昌电气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卢营

  卢营围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活的灵魂与历史地位”展开说课,主要讲述教学思路设计。卢营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设计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使学生学有所获,他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即导入新课、激发思考—问题探究、提升能力—课件展示、案例佐证—故事讲述、真实再现—视频展播、直观感性—结合练笔、升华认识。卢营表示,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忙起来,采用问题链教学,从问题着手,并解决问题,同时融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使学生们掌握知识,并升华认识。

点评专家

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概论”课特等奖获得者、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珺倩工作室负责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珺倩

  张珺倩认为,卢营老师精彩的说课展现了“大比武”特等奖选手应有的素质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教学目标清晰可达,且关于“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章节的说课教学内容完整、准确。根据“大听课、大调研”教师交流情况及个人授课感受,张珺倩提出了本章节存在的教学设计难题及对应的建议。最后,她对此次线上线下参加集体备课会的“概论”课教师表示感谢,并希望借助河南省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概论”分中心这个平台,和同仁多交流、共研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思政课,潜心精心尽心育时代新人。

整体点评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严宇鸣

  严宇鸣表示,“概论”课程是大学生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课程,其中导论与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是课程的题眼,旨在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本课程内容,概要性知晓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旨内容与相互联系。三位说课教师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关键命题,生动讲述毛泽东思想的生成逻辑,突出了教学重点与难点,并结合教材讲述自身对于相应议题的专业理解,深入浅出,带动学生思考,能够对于整个学期的教学展开起到较好的知识导入作用。

  参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如何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展开交流研讨,凝心聚力、集聚众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座谈交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发展部部长田训龙作总结发言

  田训龙在会议总结发言中表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集体备课会正是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体现。希望大家一起携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