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F晚E”指早上喊Fighting,晚上却Emo的现象。用于形容不少年轻人白天越努力,晚上越困惑的现状。明明早上喊着fighting(加油打气)开启元气一天,睡前却容易感到emo(情绪低落),体会不到自我价值,觉得对不起好多人。这种早晨与晚上的情感差异是当代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一天的精神状态在两极之间反复横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极化情绪的快速交替呢?
心理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白天我们分泌的血清素会比较多,更容易保持良好情绪,晚上血清素分泌减少,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情,尤其在工作学习了一整天后,身体和心理上的疲惫会更容易滋生负面情绪。
除了生物学因素外,工作学习环境等现实处境也容易诱发该现象。尤其是当我们处于一个陌生环境中,需要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比如外出打工,异地求学,结束一天的工作学习之后没有很好的情感寄托,容易伤春悲秋,情绪低落,但为了以后更好地生活我们早上依然可以斗志昂扬,迎接新的一天。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点小建议让自己放松下来
1.表达情绪
“早F晚E”其实描述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你可以说每天的“早F”以“晚E”结尾,也可以认为是每一天的“晚E”为第二天的“早F”拉开序幕。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打电话、哭泣等方式发泄或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减轻心理负担,获得支持与帮助。
2.运动休闲
结束一天的工作学习之后,我们也可以试试给自己的身体来个SPA,做个瑜伽、打会儿太极、公园散步等,释放体内的多巴胺,提高兴奋和愉悦的情绪,缓解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与压力,这些都是很好的心灵体操,体现着年轻人在压力下“做蹲起”,在焦虑中“打太极”的真功夫,都会比直接躺床上玩手机更让人放松。
3.自我认同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人的人生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应该像谁,也不需要属于谁。相信自己做的选择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松弛一点,保持冷静,赶路的人太多了,试着放慢自己的脚步,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栽树种花,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早F晚E”的状态,但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和管理,让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得到平衡,让我们一起努力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刻。
本期专栏作者
梁紫平 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
郑州大学刘慧瀛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
郑州大学刘慧瀛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以“引领骨干、同伴互助、培育成果、共同提高”为宗旨,潜心于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通过名师带徒、名师督导、名师论坛、课题研究、教学研讨、成果推广等方式,引领促进工作室成员及队伍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研讨、督导、科学研究,探讨心理危机干预的校院协作模式、家校联合心理安全防护模式,实现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专业水平的迅速提升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