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 | 叩响新乡医学院之“门”,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门,从建筑意义上来说是建筑的出入口,建筑开了门和窗才有了使用功能的意义,门和窗是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新乡医学院的门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演变,讲述着门里立德树人的故事……

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惠民医院病房楼)

新乡医学院兴医办学的第一扇门

领航 | 叩响新乡医学院之“门”,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篆书“门”字,庄重规范)

  学校办学兴医的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英属加拿大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府治汲县开办的博济医院,后迁入新建的惠民医院。

  1922年惠民医院创办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招收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由中华护士会颁发全国认可的公考文凭,是学校办医学教育的开端。当时惠民医院护士学校与惠民医院院校合一,以半工半学的方式培养学生。

  惠民医院病房楼的门由三个拱门组成,在光影的浮动下,漫长岁月的洗礼下,砖砖瓦瓦已然斑驳粗粝,但它专属的文化气息,温度和质感都传达着救人的庄严与神圣,曾经有许许多多的护士身着白衣穿过这扇门,坚定的身影守护着病人的健康,心有使命,身有晨光。

惠民医院旧址,现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校史馆,被评为河南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惠民医院病房楼

平原省医科学校的门

传承红色精神,改革创新、务实担当

闯出发展新天地

领航 | 叩响新乡医学院之“门”,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行书“闯”字,行云流水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始基重筑。1949年冀鲁豫行署卫生学校和哈利生医院携带宝贵的红色基因汇入,于1950年在惠民医院及护士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平原省医科学校。

  时任平原省卫生厅厅长、学校校长李奕带队,到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延揽人才,招聘了具有教授、讲师、主治医师、药剂师等技术职称的教师17人,为学校闯出发展新天地奠定了人才基础。

  平原省医科学校的大门,也是由三个拱门组成,是文化的延续……拱门周身并没有复杂的雕饰点缀,整体简单大气,只有门楣上写有“平原省医科学校”,大门矗立,钟声悠扬,回荡着学校百年的荣耀与辉煌。

  后来,学校历经七次更名、一次迁址、两次升格,先后汇入近十所学校和医院,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定名为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校史馆复原的平原省医科学校与平原省省立医院院校合一的大门

平原省医科学校大门

新乡医学院北大门

是坐落于金穗之东的宏伟高闳

领航 | 叩响新乡医学院之“门”,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楷书“闳”字,形体方正

  此后,学校几经变迁。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同时在新乡市建设新校区。学校党委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新乡医学院的大门,采用之前延续的三段式设计,但不同往日的是,没有用拱形这个元素,而是方方正正。威严耸立的大门呈现出独特的东方之美……

  这座大门现在不但是外界认知学校的第一形象和外联窗口,更是人文精神的象征,一代代师生青春记忆中的医学之门。

学校北大门

图书馆的门

是蕴含浩瀚知识的楼阁

领航 | 叩响新乡医学院之“门”,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隶书“阁”字,意境悠远

  新乡医学院图书馆于2021年12月建成启用,位于图书信息楼北楼,是豫北地区及晋冀鲁豫结合地区的医学文献信息中心,也是河南省藏书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之一。

  图书馆的大门前有很多层台阶,相信新医学子们的每一步都是为美好的未来铺垫,向上靠近,逐步登天,“心中有日月,手可摘星辰”,图书馆门前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抬头仰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代代大门,漫漫岁月。

学校图书信息楼

  新医的大门走过了历史的漫漫长路,无数学子穿行其间,也不断抒发着自身感悟。

我“门”的感悟

  前后人流喧嚣,而门岿然不动。

  门见证校园里蔷薇花的破土、萌芽、吐蕊、盛放、凋败;见证我们的青涩、好奇、探索、成熟、离开。

  蔷薇花用一生记录门的一整个春秋,门用几个春秋见证学子的一段旅程。

  门,虽几度经风雨,几度历春秋,却依然伫立,向新蕊献上有力的臂膀。

  门,虽几度送落花,几度别学子,却依然赤诚,为新医人铸起遮雨的城墙。

2023级学生李舒蕾

  热闹的烟火门——餐厅门。结束半天的学习,结伴而行走向餐厅,琳琅满目的美食:香甜的、浓郁的味道蜂拥而至,种类齐全,口味众多,选择自己喜欢的,兼具饱腹与满足。

  安宁的温馨门——宿舍门。清晨一缕阳光,傍晚一轮明月,最早遇到的朋友,一两句无伤大雅的玩笑,三四语适逢其会的提醒,五六言真心实意的赞美,七八叙五湖四海的风情,九十吟天马行空的畅想,以及最后分别时千言万语的祝福,安宁的、安心的、安静的、温暖的、温馨的、温情的……都在那扇门后。

2022级学生武萌蝶

  新生入校那天,我去得很早,伴着初秋清晨的微凉,我和父母背着行李驻足在欧式复古的大门下,默默注视着、欣赏着。古朴的大门向我展示它的人文精华,为我倾述着它的历史底蕴。有多少个哭泣的夜晚就有多少次走向校门的幻想。我抬头仰望,轻声低语:你可知道,我一路走来并不容易。要从高峰跌入低谷,要从深渊爬向平原,要披荆斩棘,要闯关夺隘,要勇气,要毅力,要团结,还好最终能够走向你。这一程,山高路远,你是最好的风景。

2023级学生康靖涵

  新医的大门是极秀美的,两墙团簇的蔷薇将其捧在手心。刚入大学,我便被那天桥吸引了目光,当时它尚在维护,上课总要过马路,不禁觉得南北两校区总被车流硬生生分了开,直到站在桥上望见车流熙攘的灯光从天边穿过脚下,才知这沟通南北的天桥有如此风景。

  一块石制碑,篆刻着“新乡医学院”几个字,于是,我和它有了第一张合影,这是我关于新医最鲜明的印记。然后是蔷薇,不开花时浅灰的枯藤盘在黑色栅栏上并不显眼。而一旦它生出芽,长出叶,众星拱月般亮出那第一朵花,不消几时,那红的、黄的、白的花苞全部争先恐后地绽出来,花簇锦攒,美不胜收。

2022级学生师乐媛

  癸卯盛夏,蝉鸣悠长,清风摇叶微漾。拂过那片翠柳浓荫,眼前的景象忽地开朗起来,可谓“柳暗花明”见此门。宏伟磅礴的大门,方正庄严,八根石柱擎起,顶立于天地之间。门牌正中刻着五个苍劲有力大字——新乡医学院。这所坐落于牧野名城中的医学院,是梦开始的地方。

  穿门而过,入目的是四面青葱,入耳的是八方蝉鸣;顺着夏风,迎着光芒,醒目的图书信息楼的玻璃大门在湛蓝的天空下更显恢宏,满满的科技感与书卷气将人裹挟,好似下一秒便要在识海中徜徉。走过天桥,穿过长长的回廊,细品紫藤萝的清芳,校史馆的大门,经几番修缮焕发新生,门内是过往的辉煌,门外是未来的希望。寻着美食的甜香,恍惚间知味堂的大门已映入眼帘,此门一入,便是味蕾的天堂。

  又是一夏,再次跨入新乡医学院的大门,我想夏风如骏马,闯入一方新天地。

2023级学生刘溪滢

  门是历史的符号,更是文化的发展。跟随历史的脉络,跨越万千门扉,继续我们的故事,奔向崭新的未来。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新乡医学院崔静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新乡医学院崔静工作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网络人才培养”为方向,精心组织开展网络教育各项工作,努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最大增量”。

  工作室开展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开设有《大学生媒介素养》选修课,创办有学“习”读书会等教育和活动载体,并积极探索建设“校本部+临床学院”协同育人机制,将网络教育覆盖到在医院实习见习学生,以契合青年学生兴趣爱好的形式广泛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将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融为一体,线下与线上协同推进,形成网络育人合力,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创新人才助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