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丨一起解锁许昌学院的数字版“独家记忆”

  数字是一种符号,也蕴藏着特殊的意义。在许昌学院,有这样一些数字,记录每段珍贵的时光,标注每项事件的奋斗足迹,和我们一起走进属于许院人的数字世界。

“1+7+7”是每一个小许人努力的成果

  1个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整合运用线上线下资源,辐射带动7+7个两批校级网络文化工作室,逐步形成资源融通、宣传互融、育人共融的思政融媒体矩阵,持续打造“许院故事”“小许云上见”等网络文化品牌,积极探索有趣、有料、有温度的网络育人新路径,小许IP形象化身“青春引路人”,发挥网络育人的最大功效。

一个大学坐拥“两”座博物馆

  百代传承民间事,十载绘就农耕图。一座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带你穿越千万年,游遍大中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座钧瓷文化艺术馆,领略非遗魅力,点亮传承之光。看能“文”能“武”的许昌学院用创新与传承助力文化新出彩。

一场辩论赛 坚持“33”届

  自1987年至今,“雄才韬略”辩论赛已成功举办33届,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品牌之一,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锻炼、展示的平台,成为开启思辨智慧、拓展能力素质、锻炼表达能力、培养团队意识的特色实践育人载体,在校园内营造热于求知、勤于思考、慎思明辨良好氛围。

“4500”余项奖励是青春的荣光

  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金奖、全国大学生戏剧艺术节“金刺猬奖”、河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最美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主题教育社会实践......

  近5年来,许昌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500余项,用汗水的浇灌和自我的超越,铸写了大学生涯的荣光,踏着新时代的节拍乘风破浪。

又又又又又出圈的“5届”樱花文化节

  从小小樱花里积极挖掘育人元素,发挥融文化、思政、专业、实践等为一体的“聚合”育人效应,学校已成功举办过五届樱花文化节,让樱花绽放出了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香味儿”,成为营造该校师生共同精神家园的有效活动载体。2023年还创新推出“樱花树下——沉浸式思政课堂”,邀请师生、校友及各行业业绩突出、事迹典型者,与学生面对面共同讲述故事、感悟思想、汲取力量。

“6+1+1” 融媒矩阵齐发力

  学校媒体矩阵包含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博、视频号、抖音、快手号6个新媒体平台,1份纸质媒体(《许昌学院报》),1个调频广播(许昌学院广播电台FM88.3),二级单位的近百个新媒体平台账号融媒矩阵聚焦许院故事,组织精心打造、持续推出的每月一主题的网络文化品牌“小许云上见”,不断增强网络思政实效。

三年“738000”余小时记录青春

  青春是小许人的名片,服务是小许人的志愿,在帮扶乡村、在老旧小区,在清潩河畔、在支教学校课堂,在社区舞台、在党群服务中心,在高铁火车站、在智慧阅读书屋......这些地方都有小许人的身影,近三年志愿服务时长达738000余小时,新时代,新青年,与雷锋同行,志愿服务让青春更闪亮。

  你好,八一路88号;再见,八一路88号。许昌市魏都区八一路88号是所有小许人烙在心底的记忆,陪学子们走过春秋冬夏,一直都在。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许昌学院钟伟平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许昌学院钟伟平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4月,主持人钟伟平2021年入选河南省第二批网络教育名师支持计划。工作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讲好生动鲜活的高教故事,构建网络育人体系,提升网络育人效果,致力于打造主题鲜明、富有内涵、生动活泼的优质网络文化作品,深入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机制研究,用互联网思维和网络正能量铸魂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