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丨看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们用数字丈量青春的脚步

  风起时学子们正跨越青山,数字记录着成长,数字见证着进步,河中医人用数字丈量青春的脚步。今天 我们一起看数字里的河南中医药大学。

“第一次”

  第一次见大学校园,第一次远离家乡,拍下与河中医的第一张合照。青涩的脸庞,与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碰撞,迎着第一缕阳光,学子们翻开人生的新篇章,在河中医的舞台上大放光芒。

  珺璟如晔、雯华若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中医药文创大赛让绵延才思灌溉中医药文化土壤,以文促创,以创彰文,用文创作品细看中医文化,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

“两个ESI”

  河南中医药大学共有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和毒物学科,这些排名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河中医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三下乡”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学子们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中挥洒青春汗水,在实践的课堂中了解社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综合素质。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尽绵薄之力,不留遗憾。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光,是青年一代的使命,更是青年一代的责任。

“四季”

  春祺夏安,秋绥冬禧,学子们的身影遍布四季。

  是春日里河中医,校园内的湖边浅草、桥边杨柳,是春雨落春枝,是河中医学子的信念与希望。

  蝉鸣声声,与夏同行,天一湖畔、树荫下、自习室内,都有学子纳凉看书的身影,千千万万无尽夏,少年诗篇与时同长。

  河中医的秋从不萧瑟,秋叶无边,在书桌角收集秋天,夹一片叶子做书签。

  来往又临冬,攀山追一梦,冬天缄默不语,学子热烈地追梦。

“五位国医大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李振华教授、石学敏教授、唐祖宣教授、张磊教授、丁樱教授,河中医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师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

“六年坚守”

  河南中医药大学连续荣获六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让同学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同学们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八字校训”

  河南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高效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河中医学子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这八字校训,“厚德博学”是对河中医学子们的基本素质要求,“承古拓新”是河中医学子们的使命担当。

  深入学习中医药的经典理论,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独特作用,守正创新,敢于突破,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更在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展现出了河中医学子的风采。

“第九届互联网+”大赛

  强国有我新征程,乘风破浪向未来,在“厚德博学 承古拓新”的校训指引下,河中医学子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河中医学子们以智慧和热情,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展现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他们不仅关注技术的前沿,更关注社会的需求,用创新的技术去服务社会,使中医药与科技接轨。学校作品获得省级奖项32项,其中5项入围国赛,获优秀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奖25人,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获奖等级和数量创历年最好成绩。

“第十届社团文化节游园会”

  河中医的校园文化生活也十分丰富,不仅在周末文化广场上有艺术团的同学表演节目,还有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让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今年四月,第十届社团文化节游园会如约而至,游园会上既有超多有趣的活动,又有很多表演、展览。

  热闹的游园会彰显了河中医学子的青春活力,社团招新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社团的活动,在游戏中收获快乐。

“十二月的归处”

  一年有12个月,一天有12时辰,“12”是循环的结束,也是新的开始。12月考研的战斗号角吹响,12月会记住那个扎在书本中埋头苦读的你,那个大长楼背书到嗓子沙哑的你。

  这一路上,风风雨雨,荆棘丛生,春去冬来,也许曾经不止一次地思考坚持的意义,但要坚信,每一个单词都不会白记,每一页书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早起的每一秒都不会被浪费,希望翻过浪浪山是你,希望上岸是你。

  你是否从这一个个数字里看到了不一样的河南中医药大学,河中医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快来尽情探索吧。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河南中医药大学郭薇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河南中医药大学郭薇工作室”由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联合打造,工作室成员以学生工作人员、宣传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均有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工作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围绕“融媒体+育人”工作,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着力搭建、融合多元传播矩阵,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积极构建网络思政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