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示范引导高校党员干部师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带动全省高校师生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推动全省高校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根据教育部安排部署,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2023年6月至9月,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分享活动。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对高校、对大学生的重要讲话和致信回信精神,“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领航”栏目邀请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组织师生撰写成长计划书,“畅想2035”“眺望2050”,让广大师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互动中进一步明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实现路径和人生方向。
刚毅青春扬帆起航,砥砺奋进正当时,“强国建设,教师何为”“民族复兴,青年何为”且看郑州科技学院师生给出的答案。
强国建设 教师何为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两个“奋斗十五年”计划激励下,作为一名教师,我理应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作为一名党员,我觉悟需更高,培养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帮助他人。工作之余,我积极参加各类公益组织,指导学生组建“云梦”组织,对特殊家庭儿童进行一对一的陪伴和帮扶。作为教师、党员、军嫂,我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每年两次的边疆之旅,都是传播民族团结的良好机会,我将把种种经历化作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教导学生。
——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祝坤艳
点灯照路,做好青春引路人。作为学生辅导员,我始终坚持“育人先要正己,立德方能树人”的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做好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让平凡的工作更有爱。我将时刻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响亮口号,时刻坚守自己的信仰,做好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切实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
——财经学院辅导员李程辉
这是一个平凡的岗位,平日里做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工作,可这份平凡的工作背后却是一份对教育事业的坚守。
我们要做的不多:为高校学子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我们要做的却又很多:除了保障日常安全、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心理健康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为同学们未来的发展做好管理和规划。未来的我们要不断与时俱进,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首先要求自己先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知识、环境都在更新,秉承着学无止境的理念,我们更要不断汲取更先进的管理方法,真正将学生管理工作做到科学与爱相结合。
——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司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我要敢担当、敢作为,不急、不弃、不负,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致知、致善、致心,踔厉奋发三十载。带领学生一起奋发博学,笃行不怠,沐浴德善,师生才会嘉言懿行,怀瑾握瑜。我要让进入大学校园时的新生充满期待,让离开大学校园时的毕业生背影潇洒,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校教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献计出力。风华正茂而立年,白首穷经求新知。伟大复兴新征程,耕耘报国情亦深!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张国俊
民族复兴 青年何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的两个“奋斗十五年”的成长计划是: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的“双者”人才。
作为一名志愿者,2021年1月,我和信阳好人志愿团、平桥区益心缘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家乡每周为环卫工人们送上一份免费的爱心午餐。同时,作为一名学生记者,2022年暑假期间,我参与了我校“壮丽河山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拍摄工作,以及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修班的宣传工作。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拓宽我们的眼界,同时也引导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曹宇
以奋斗之力,扬少年风帆。我的两个“奋斗十五年”目标即:努力拼搏,注重实践,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追寻理想,突破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我认为,个人奋斗应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不负时代重托,不忘使命所系,更要在党的领导下,立足自身实际,以青年之声,许下“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用实际行动担历史重任。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财经学院2021级投资学专业学生姚戈
“畅想2035”,那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眺望2050”,那时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两步走”战略安排下,青年的理想应与中国梦早已紧密相连,休戚相关,承青年之担当,不负殷切期待。
我常常思考,如何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我的答案是,青年人应重视实践,勇于创新创造,坚持在学习中打磨专业能力,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我坚信,专业和实践同向同行,大学为我们不断磨砺专业搭建了舞台,也是在大学,我们体验到“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魅力,更深知创新能力对个人和祖国未来的重要性。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作为青年一代,我将继续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学习,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熠熠生辉。
——艺术学院2021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杨鑫苗
撇捺弯勾皆变化,人文墨香皆潇洒。面对两个“奋斗十五年”的目标,个人的成长要将理想和强国复兴相结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心怀理想,脚踏实地,迎风执炬,传承薪火,在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不断成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面对民族复兴,青年者,当以一腔热血为祖国吟咏,诵她砥砺前行,筚路蓝缕;当以满怀赤诚弘扬千年文明,念她绝代风华,傲然屹立;当以青春理想增补日月光辉,赓续红色血脉,海晏河清。少年心事当挐云,自是人间第一流!
如此强国有我,青年何应?青年者当牢记使命,身体力行,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持,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赤子之心,至诚之道”的坚定,协力奋进支撑起未来的楼阁;以青春之声回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号召。
——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刘文鹏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浪潮滚滚而来,作为身处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培育新时代的担当和斗争精神,以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态度应对未来的风险挑战,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争做“三种人”,让奋斗的青春更有底气、更有成色:思想清醒、信念坚定,做一个有方向、有目标、有追求的人;主动作为、敢于斗争,做一个有格局、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做一个有正气、有底气、有朝气的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凝聚奋斗的底气,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脊梁。
——音乐舞蹈学院20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王佳琪
当代的青年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代。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后,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鼓励与关怀,同时也更加懂得在未来的前进方向中,要始终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青年,就如同一年之春,一日之晨,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新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牢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做到民族有所呼,吾辈必有所应。
——外国语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学生左争鸣
青春不留白、奋斗最精彩,以青春之姿、谱时代华章,在砥砺奋进的征途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名师工作室简介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郑州科技学院岳朝杰工作室,是隶属于郑州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的网络工作统筹引领与服务阵地。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认真落实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有关工作安排。工作室坚持在“融”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做好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的轻骑兵,力争打造一批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感染力的网络文化作品,不断增强网络文化作品的影响力。积极探索并构建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第一课堂,以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为第二课堂和以融媒体中心为第三课堂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工作模式。以技术赋能和青春表达为手段,充分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网络思政工作育能与育心同频共振,推动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