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所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举行“六室六课异课同构”启动仪式暨第一期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高校六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11月13日,河南省六所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六室六课异课同构”启动仪式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六门思政课”集体备课会于线上举行。

  此次会议由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承办。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大学)负责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沈贺主持会议。来自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新乡医学院、黄淮学院、开封大学、河南机电职业学院6所高校的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核心成员及思政课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沈贺首先向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师生代表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六室六课异课同构”基本构想,以及本次备课会的主题内容。她表示,作为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要提升政治站位、深化理解认同、推进转化落实,先学先做、示范引领,通过跨校、跨工作室集体备课会,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有效融入六门思政课,为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而助力。

  本次备课会分为主题发言和自由发言两个阶段进行。

主题发言

  在主题发言环节,各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高校六门思政课为主题,依次进行发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开封大学)负责人、开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常素芳

  常素芳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分享。她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本章的思政课教学可着力“四个融入”、体现“四个讲清楚”,进而实现“四个相结合”,实现有机、精准、立体、特色融入,讲清楚成就、内涵、意义、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负责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涂凯迪

  涂凯迪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展开论述。她表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一要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思想的一脉相承关系,二要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在教学形式方面,要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上云课堂中融入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新乡医学院)负责人、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红

  刘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若干思考”为主题进行教学展示。她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寓教于史”的课程,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该课程,可以基于历史脉络讲清楚“四个选择”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黄淮学院)负责人、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秀华

  刘秀华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通过列举如何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与“两个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更好融合,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凝聚力量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思想道德与法治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农业大学)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王晨

  王晨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进行分享。她提出,要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四个方面,着力提升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形势与政策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大学)负责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沈贺

  沈贺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形势与政策课融入路径:一是领会重大意义,发挥大学文化高地及形势与政策课育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二是明确基本原则,及时、分类、有效融入;三是设计融入内容,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重点融入和适时融入两种不同融入方式及融入模式;四是提升育人效果,提升育人效果,结合社会现实、结合大学生思想文化领域新期待、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增进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自由发言

  主题发言结束后,参会师生畅所欲言,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分享所思所感,自由交流。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梁晓东

  梁晓东表示,要因“材”融入,把好切入点、寻找结合点,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间接、巧妙地融入;还要因“生”融入,基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融入的方式方法。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杜建芳

  杜建芳表示,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更新课程视野、深度传递,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兴趣点,结合研究成果与现实进行融入。

开封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肖丽敏

  肖丽敏认为,在融入的过程中,一是要把握好重难点,二是要使用案例教学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讲道理让学生接受和认同习近平文化思想。

河南农业大学思政课教师彭菲

  彭菲认为,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要把其精神思想要义不折不扣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廓清模糊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乡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康瑞林

  康瑞林表示,要突出历史线索讲文化,从党宣传文化思想的传统讲文化,从而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新乡医学院思政课教师张会丽

  张会丽表示,要明白融入什么、怎样融入及融入的影响等几个问题,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创新创造、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陈继伟

  陈继伟从自己学院开展的活动为切入点,强调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传播相融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黄淮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主任杨冉

  杨冉表示,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需要从书本上学习,更需要贴近实物、走进实地的实践教学。只有实践带来的真实体验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革命时代的伟大力量。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张瑞敏

  张瑞敏表示,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德法”课,首先要明确“是什么”,即明确内涵和实践要求;其次是“关于怎么融入”,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有机融入;最后是注重效果,引导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理解、做到知行合一,为文化发展与传承事业作出贡献。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沈茹

  沈茹谈到,作为学生代表参会倍感荣幸、受益匪浅。今天聆听名师工作室老师们的发言,以及平时从沈贺老师的课堂中,深刻感受到思政课不同以往。思政课不再照本宣科、不接地气、高高在上,而是不断升级改造、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互动,把讲台让给学生,从学生生活中的话题导入,这样的思政课大学生肯定会越来越喜欢。她表示,作为青年学子,一定会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最后,沈贺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备课会是一次民主的、团结的、成功的备课会,一次广泛参与的、覆盖全面的、独具特色的备课会,一次覆盖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工作室、不同思政课程的备课会,一次集思广益的、干货满满的、受益匪浅的备课会。来自全省六个工作室的师生代表针对不同课程,从不同方面分享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高校六门思政课的思考,给与会代表带来了一场精神上的盛宴。此次会议是“六室六课异课同构”的启动仪式,也是第一期备课会,今后会采取轮值制,保持常态化。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越做越好,共同推动河南思政育人事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