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努力成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大先生”,“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开设“我的育人笔记”栏目,邀请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撰写育人实践中的点滴故事——
范益民 教龄近20年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赵增彦工作室成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思想”教研室主任
时光飞逝,不经意间已经从教近二十载。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既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的育人之旅。回顾自己多年来的从教生涯,我颇感欣慰的是,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塑造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当前,时代条件的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面临新挑战。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站稳讲台、做好教学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结合从教经历,我体会有三。
1.注重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
从教以来,始终注意把握时代特征,紧扣学生成长规律,善于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吃准吃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紧跟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随时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阅读材料、拓展资源,让青年学生在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中了解新思想的创新发展。在宽广的理论视野下,把学生置身于当今中国的巨变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知晓世界,引导青年大学生胸怀天下、志存高远。
2.纾解学生所遇到的难点、疑点
课比天大,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节课,认真对待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梳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死结点,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在课上将难理解的理论与具体实际、典型案例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理论,增强课堂生动性、趣味性。课后和学生及时沟通交流,悉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3.既要讲授理论知识,更要立德树人
注重用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用积极的人生观引导学生。不仅要提炼出值得学生学习的优秀人物,还要从重要事件中提炼出思政元素,使知识点得到巩固,重难点得到强化,思想点得到深化。不仅要讲授党的理论知识,还要引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刻感受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汇聚起青年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之力。
在教学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学生就是我带的2016级的一个土木工程班里的学生。她从大一开始一直跟随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大一初期,她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目标不是很明确,对毕业以后干什么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课后经常和我谈起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我鼓励她,作为一名学生,首先要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尝试一步一步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学会总结形成科学的方法论。经过一年的学习,她整个人的精神风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变得更加自信笃定,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积极乐观,面对困难不再只是一味的迷茫和焦虑,而是有更加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自己渡过难关。去年研究生顺利毕业,她如愿进入到某地财政系统,实现了自己大学定下的初期目标。上周联系我,她在入党介绍栏里面,把我填为对她最具正面影响的人,作为老师能够在她的成长关键期给予她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我想这就是对一名普通思政课教师最高的褒奖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学相长,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成长。每次看到同学们展示的不同世界时,作为一个观众,我会欣赏,会赞叹,也会让我更加感慨这个世界的美好,珍惜这个世界的美好。看到同学们能解决自己的困惑,对未来更明确时,我也会从他们强劲的生命力中汲取自我奋进的动力。
未来的路还很长,人生的体验永远在路上,而我也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献身教育,潜心育人,努力探索为人师的道路,继续为祖国的未来们做好“绿叶”的托举工作,也为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执教格言:努力做“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