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 | 走进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感受峥嵘岁月

  河南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蕴藏着深厚的红色资源,“河南本土红色文化精神”系列思政微课,邀请河南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深入挖掘中原热土里的精神财富,将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子在追寻身边的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传承、汲取奋斗力量、勇担时代使命。

  今天,跟随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会萍工作室,一起走进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图片来源: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列举了抗战中牺牲的8位抗日英烈,排在第一的是杨靖宇。杨靖宇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966年,为了缅怀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杨靖宇将军,弘扬英雄业绩,在杨靖宇将军的出生地——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修复了杨靖宇将军故居。

功崇惟志 勇赴国难

图片来源: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确山县古城乡(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这里既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开启戎马一生的地方。杨靖宇将军故居占地10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大门、杨靖宇将军塑像广场和故居组成,故居坐北朝南,由主房4间和东西厢房各3间,院中有杨靖宇将军1927年亲手种植的槐树。

图片来源: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故居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首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首批10家河南省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基地。

图片来源: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不忘初心 信仰坚定

杨靖宇的一生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内陈列展示了将军辉煌壮丽的一生。一件件饱经历史沧桑的实物、一张张布满岁月痕迹的照片、一幕幕震撼心灵的情景再现,生动讲述着杨靖宇将军从奋发求学的青年时代到领导豫南农民革命,再到东北抗联战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传奇一生。杨靖宇将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历程十分令人感动。

  在大革命时期,他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和刘店秋收起义;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建立了中国北方最早的县级农工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指挥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共歼敌18万人,牵制70万日军不能进关,有力的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杨靖宇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位民族英雄让敌人丧胆、令国人骄傲。

图片来源: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图片来源: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血荐轩辕 殊死搏斗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2年,杨靖宇受命在东北组建抗日游击队伍,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力量不断壮大,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图片来源:搜狐网

  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集75000人的兵力,对东南满地区实行“三省大讨伐”,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进入了极端艰苦的时期。1940年1月,杨靖宇率队在与日伪军交战中暴露行踪,引来敌人的疯狂“围剿”。2月22日,在陷入日军重围之下,杨靖宇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最后只身一人,仍坚持战斗。身患重感冒、臂负枪伤、数日粒米未进的他扯出大衣里的棉花,就着雪水,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一个元宵夜。23日,被日伪“讨伐队”包围的杨靖宇宁死不屈,坚决反击,左腕负伤后,右手持枪继续战斗,下午4点30分,在敌人密集的枪弹中,杨靖宇将军的最后一滴血洒在了濛江大地。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杨靖宇壮烈殉国后,残忍的敌人将其铡头剖尸,看到的是已经饿到变形的胃,里面除了草根、树皮、棉絮,一粒粮食都没有。在场的日本人看到后无不感到震撼。日军警务厅长感叹:“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图片来源: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在白山黑水之间,东北抗联将士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铸就了以“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为主要内涵的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怕牺牲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受尽了战争苦难的中华儿女,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图片来源:搜狐网

  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战士们的血迹也已逐渐褪色,但是那一段血与火的岁月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该忘却的历史。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图片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一段历史,血火铸就;一种精神,薪火相传。历史不能遗忘,英雄应被铭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英雄精神始终指引我们前行方向。愿青年学生能接过接力棒,做到不忘历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砥砺前行,努力奋斗。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会萍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会萍工作室,遵循思政课建设的“六要”和“八个相统一”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善用“大思政课”,凸显学校特色,让思政课充满“药草香”。不断夯实理论功底把道理讲深,将透彻的学理分析与实践相结合,回应现实问题,联系学生实际,抓住问题本质,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入人心,彰显思政课理论魅力、彰显教师教学风采、激发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动力和活力;不断磨炼本领将道理讲透,做好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将生动案例充分挖掘,启智润心,让学生真懂、真信,搭起大学生情感认同的桥梁,提升育人实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把道理讲活,运用“双研双导”“三动三实”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理论鲜活起来,让思政课引领价值认同,与时代同频共振,汇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