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思政课老师 | 李炳锟:如果有机会要再听一听侯老师的思政课!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努力成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大先生”,“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开设“我和我的思政课老师”栏目,邀请学生撰写学习生活中和思政课老师的点滴故事——

李炳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21021501班

  “蒙以养正,圣功也。”——题记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催人奋进。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一批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好老师则是民族发展的持续希望。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老师侯丽羽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她与我们一同探索思考,一同成长,她的谆谆教诲和思想引领为我们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浓郁色彩。

  “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我和侯老师相识于2022年的初秋。当时,新冠肺炎疫情正肆虐,而我们青春正当时。生活场景的局限很难抑制住我们青春的躁动和想外出放飞自我的愿望。校内的一切,包括课程,似乎都变得乏味起来,我们必须用理性来说服自己,用对知识的追求来转移内心的不安。

  对马上要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否有趣有用,我们表示怀疑。上课之前,同学们嘟嘟囔囔,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怎样尽快结束这枯燥乏味的思政课?老师来了,教室里窸窸窣窣,又瞬间安静下来。大家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老师,隐隐约约地听见:啊?怎么是位女老师?看起来好年轻啊!“同学们好,我是大家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老师侯丽羽!”老师简单的开场白就打消了我们一切顾虑和猜疑。她站在讲台上始终保持着微笑,十分亲切,眼里带着光,课讲得游刃有余,非常专业。第一次酣畅淋漓的知识传输和思想交锋后,我们由衷地敬佩她,课前的“小确丧”一扫而光。有同学声音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这是我有史以来上过的最好的思政课。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课罢,大家不再烦恼于疫情影响下的封校措施,也消除了思政课不知所学为何的疑惑。我清晰地知道自己学到了知识,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心中有种莫名的澎湃与激荡。

参加学校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知识竞赛

  侯老师的课从不生搬硬套,从不死板的教条化教学,她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启发和交流互动。她总是能将时政热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积极回应我们的问题,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鼓励我们在课堂上讨论,甚至是争论。老师像一个智慧的向导,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启发,指点迷津,引导我们更深一层、更广一度去审视问题,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判断力和批判力。

  记得封寝后的一次网课上,在讲到“实践”这一主题时,侯老师说,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这其中,意味深刻,她顺势讲到了红旗渠精神,这让我异常振奋。我和好几位同学的家乡正是安阳,红旗渠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老师讲的内容太让我们亲切了。尤其是一位林州的同学,简直两眼放光,两颊通红,站起来激动地讲述着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在老师的引导和讲述者的感染下,大家真切明白了在面对艰难时只有保持勇气和毅力,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这节课,让我这个安阳人有一种深深的使命感,在之后的这一年半里,每当有过不去的坎儿,有解不开的心结,我都能想起来那节课,激励自己不要停下脚步,要保持坚韧不拔和永不言败的状态。

  侯老师有一种本领,总是能将严肃庄重的思政内容,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素材,讲得接地气、入人心。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时,她总是从我们的所看所感入手,向我们展示生动实践和日常生活是各种政策的源头活水的道理。比如,通过讲解新时代十年来各行业涌现出来的凡人善举,她引导我们明白中国奇迹的创造依赖每一个普通人的持续努力;她以人才驱动科技创新为例,启发我们要专注专业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

参加高校学子家乡行活动

  除了学业上的指导,侯老师还关心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更关心我们的心理健康。疫情封寝期间,她密切关注大家的生活质量,常问我们是否吃得饱吃得好,安抚大家的情绪。她告诉我们,没有一座大山不可逾越,没有一个黎明不会来临,只要保持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关注当下,做好自己,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与侯老师的相遇,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信仰和力量,也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永远保持着思考与交流的热情。

  唯一遗憾的是在与侯老师相处的一年里,网课时间居多,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可以面对面上课的机会。在每一次的交流中,我更清晰地明白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明白了思政课的价值与意义在哪里,也明白了庄严肃穆的宏观理论中,有历史的沟壑,有思想的精辟,也有生活的智慧。在我的青春期,当遇到不解的问题或者人生的困惑,我总是静下心来,通过阅读理论书籍来寻找开解的钥匙,每一次豁然开朗,都如同山石与水流契合,思想的乐章便瞬间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