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构建“一二三四”工作机制 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河南城建学院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打造“一二三四”工作机制,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推动就业工作“全员化”
学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校领导分包学院、学院领导分包专业、专业课教师分包指导学生、就业教师和辅导员全程指导”全员就业责任制,形成全员促就业工作合力。将就业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要点、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年度考核等指标体系,按照“周提醒、月分析、季调度”工作要求,及时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和工作风险,建立健全就业风险化解机制。确立“出口引导入口、就业反哺招生”工作思路,依托《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持续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打造就业反馈工作闭环。学校近三年停招专业6个、增设“四新”专业2个、新增急需特需专业1个,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二、坚持“两个融入”,推动就业工作“全程化”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就业育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通过政策宣讲会、就业动员会、主题班会等专题活动,宣传解读“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应征入伍”等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就业政策。推送政策及招聘信息1200余条,选树就业典型44人,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学校获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9项。
职业生涯教育贯通培养周期。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年级、学科专业,开展分梯度、贯通式生涯规划教育。规范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举办“简历设计大赛”“毕业生心理调适指南——从‘心’启航 未来可期”等活动,指导帮助毕业生循序渐进建立生涯规划。2023年全年提供咨询服务3036人次,“一对一”就业咨询及简历诊断290人次、就业帮扶指导231人次。开设创新创业“雏鹰班”、“先锋班”,实行学分转换;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创客咖啡随心聊等活动10余场。近三年,学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39项。
三、抓实“三心工程”,推动就业工作“精准化”
“贴心”拓展岗位资源,助力供需精准对接。学校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进一步开拓市场化岗位资源,挖掘更全面、细致、准确的就业资讯。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累计走访企业413家,签订合作协议197份,新增就业岗位2200余个。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助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展更加精准的供需对接。举办线上线下双选会、宣讲会180余场,推送就业消息8000余条,提供岗位信息13.2万余个。学校豫中暨城建类就业分市场成功提级为河南省一级就业分市场。
“暖心”精准就业帮扶,助力提高就业能力。学校滚动式开展毕业生就业进展跟踪调研,准确掌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底数,建立工作台账,认真落实“1对1”“3个3”工作要求,“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开展就业帮扶,为困难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细心”查核就业数据,助力提升就业质量。专人负责维护和审核毕业生就业数据,严格落实就业统计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要求,建立校、院两级就业举报核查机制,畅通校内投诉举报通道,及时上报有关数据,确保就业数据真实有效,切实提高就业工作质量。
四、确保“四个到位”,推动就业工作“专业化”
机构到位。学校设立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两个正处级专职单位,组织架构完善清晰,职能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
人员到位。拥有专职就业创业工作团队11人,二级学院就业专员15人。将就业创业指导专业职称列入职称评聘序列,畅通职称评聘通道,有效激发队伍活力。定期开展分类培训。
场地到位。就业创业办公场地面积达1780平方米,室内大型双选会会场面积超3000平方米,可同时布展近500家企业,设有专门的综合服务大厅、接待室、面试室、洽谈室、远程招聘室、多功能厅、职业测评室,完全满足组织大型招聘会需要。
经费到位。学校每年从学生学费中划拨不少于1%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有力保障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河南城建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