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学院: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倾力打造学生心灵港湾
郑州科技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健全“六个一”工作机制
绷紧一根弦。学校党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时刻绷紧师生身心安全之弦。
织密一张网。学校党委认真履行领导职责,形成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学院党委书记为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个班级设置心理委员,每个宿舍设立1名心理信息员,切实打造由学校心理中心、各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参与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用好一把尺。围绕规范管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咨询等工作,学校全力打造“标准之尺”。
守住一本账。学校严格按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经费预算,足额按时拨付,做到专款专用。加大经费投入,做好软硬件环境优化升级。优化经费用途,营造心理育人氛围。
配齐一队人。按师生比1:4000标准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按师生比1:500标准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做到一条心。不断强化家庭、学校、朋辈三方协同育人合力,持续做到“护心”一条心。
构建“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学校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把握育人着力点,奠定心理育人之基。2010年,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2022年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中心,建立集教学、体验、交流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教学基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效果。2023年,为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心理育人功效,学校将教研室调整至心理中心,开展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咨询工作。打造新媒体矩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布新闻通知、活动动态,搭建学生“零距离”沟通新平台。
实现心理咨询专业化,夯实育人成效质量。规范制度,加强咨询服务针对性。完善咨询服务相关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咨询师准入和个案督导制度,持续健全心理咨询值班、预约、重点关注等制度,规范心理咨询个案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对不同管理人员分级管理和权限设置,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有效保护学生隐私,守护学生“心”门。创新形式,提升咨询服务便利性。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提供线下面询、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H5小程序预约和咨询邮箱等多种咨询服务。
加强危机监测预警,筑牢心理育人“防火墙”。全面开展心理排查,主动预防心理危机。每年面向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每学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排查,按照“测评、分类、约谈、精准帮扶、后期跟踪”的程序,对筛查出的重点关注学生实施精准化管理,建立一人一案、一人一策、一月一报、一周一谈的帮扶制度,定期跟踪,动态管理。
深化危机干预机制,守护学生身心安全。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立体式守护学生身心安全的强大合力。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状态指导家长做好陪伴、协同就医等工作。与河南省中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打通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
紧扣校情、学情,立足青年学生实际需要,开发集心理咨询、心理普查、心理评估、心情预报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一站式系统,打造精准化、贴近化、个性化的心理育人智慧网络平台。
建立教学、服务现代化体验场地。将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结合,搭建集教学、体验、交流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教学基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奔赴”;借助VR心理舒缓动感座舱、智能身心反馈减压舱、多功能自助一体机等智能心理辅导设备打造600余平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体验与活动场所。
丰富线上多渠道教育宣传平台。利用一站式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线上心理服务预约,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自助贴士、在线心理教育资源等,营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氛围。
协同联动形成心育合力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有效开展工作,做好“三心三育”隐性涵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文艺、体育相结合,打造心理育人品牌,开展朋辈辅导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情感和健康心态。实施课程质量提升计划,开展“必修+选修+实践”的课程教学,形成集理论教学、实践感悟、团辅体验为一体的心理课程菜单,通过集体研讨、教学示范、以赛促讲等方式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校—院—班—寝”四级预警协同制度。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等群体,实现学生心理危机即发即报,增强心理危机预警实效。构建“中心+”四维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的枢纽协同作用,构建“中心+家庭”“中心+职能部门”“中心+学院(部)”“中心+医院”四维协同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学生家校会谈制度、心理危机学生研判制度和即时会商制度。与河南省中医院合作协议书,做到心理危机学生的及时转介、诊断与干预,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健全新生心理健康筛查与反馈机制。每年对全校新生开展心理普测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重点学生开展一对一约谈,建立“一生一册”心理档案。做实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开通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咨询预约和危机求助。围绕学生需求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有效规避心理危机。
(郑州科技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