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努力成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大先生”,“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开设“我的育人笔记”栏目,邀请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撰写育人实践中的点滴故事——
程呈 教龄2年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会萍工作室成员、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在不断学习、反思、交流中,我深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重大,也深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意义。
坚定学科自信 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
思政课教学展示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就是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我作为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在于始终坚定学科自信、理论自信。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总有学生问我:“老师,我们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就是想以后当一名医生,学专业课和思政课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医药学子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坚定推动者,是人民健康的忠诚守护者,没有热爱人民、悬壶济世的情操,又怎么能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呢?于是在课堂上,我从白求恩、钟南山、吴孟超的故事讲起,引申出理想信念、爱国精神、职业道德,从学生们关心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引申出生命探讨与法治思维,把思政课的教学贯穿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让中医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因此,“理直气壮”的前提是“自信”,而“自信”的前提是“自知”。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实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将历史自信和理论自信讲出来,将志气、骨气、底气讲出来。
以学生为中心 真情实感讲好思政课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学生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看见。在我的课堂上,我会用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发声”,让他们的思维“发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他们也学会了如何更深刻地看见自我,理解自我。
与学生交流
每个学期,我都会收到同学们给我写的信或者小纸条,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与迷茫,在自我展示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去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困难,如何去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教书和育人的相融合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充分信任和对思政课的高度认同上。我深刻感悟到思政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怎么用”“怎么做”。真情实感讲好思政课在于真信仰,更在于传递真信仰。在我的主讲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备课时我会从学生角度出发,先去了解学生需求,再形成每节课的框架。在帮助学生学懂弄通基本内容的同时,更深刻传递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集中反映出的人民立场、民族抱负、世界责任。
坚持铸魂育人 不负使命讲好思政课
参与学生社团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铸魂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铸魂”是“育人”的前提和保证。新时代的大学生生逢盛世,是肩负重任的强国一代,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让他们理解和感知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所经历的苦难辉煌,更要让他们领悟和认识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所面临的风险挑战。高校思政课是“铸魂”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发挥关键课程作用,切实履行好“铸魂”这一首要使命和神圣职责。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奋斗者,我会将个人理想寓于党和国家大业之中,在自己的岗位上立德树人,坚持扎根于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化血脉,践行中国特色道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执教格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