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莅临河南大学视察,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的“知行合一 报效祖国”主题研讨会,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探讨。
时间的指针指向2024年4月,为纪念“知行合一 报效祖国”主题研讨会召开1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河南大学举办系列主题活动。
4月1日至2日,“知行合一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届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季波出席并致辞,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主持开幕式,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7所兄弟院校53名代表、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全体成员参与论坛。
开幕式
“知行合一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届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论坛”现场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季波致辞
季波代表学校对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对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历经30余年风雨征途,追求不怠,探索不止的征程表示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河南大学是一所有历史的百年名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作为河南大学成立最早的青年理论学习型社团,以“知行合一、报效祖国”为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高举理想信念旗帜,勤勉务实,力学笃行,团结一致,奋勇前行。面向未来,他表示: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二要立足河南实际,深入挖掘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文化血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要高举思政育人旗帜,往深里走,往实处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四要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国家发展大局,谱写思政育人新篇章,助推河南大学建设国家“双一流”落实河南“双航母”实现新突破。
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主持
杨萌芽在主持时表示,2024年是河南大学创新发展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河南大学视察,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的“知行合一 报效祖国”主题研讨会15周年。15年来,河南大学全校师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奋楫前行,扛起新使命,展现新气象。希望大家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共同回顾和总结过去15年的成绩与宝贵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办成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专业指导老师代表王银辉发言
王银辉谈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我们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使其与马克思主义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优秀成果落实到行动中来,做到知行合一。
复旦大学学生代表何俊澈发言
作为河南大学2023届毕业生,何俊澈对受邀再次回到河南大学表示十分荣幸。回顾四年求学于河大、行走于河南的经历,他呼吁在座的各位青年都能珍惜好当下美好时光,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将青春所学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实践。
聘任仪式
河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百陆为季波颁发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指导教师聘书
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新军为陈岷江、沙莎、龚森、朱俊彪、王文君、周云凯、朱显峰、吴坤等颁发指导教师聘书
交流研讨
4月2日!17所高校!铁塔湖畔携春风,群贤毕至聚一堂,一起直击论坛现场。
与会代表紧紧围绕“两个结合”,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学评析与建构、社团实践活动的开拓与创新作了深入系统的分享交流。他们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第二届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论坛合影留念
听他们说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突破自我,创新未来;担当责任,勇毅前行。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河南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陈岷江:
15年前,参加研讨会的情形历历在目,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时时刻刻激励我在工作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新时代的青年,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做有信仰的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要不负韶华,勤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积累实践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现知行合一。
河南大学团委书记龚森:
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代表的众多优秀学生社团坚持知行合一、播撒热爱,与广大青年学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通过开展系列格调高雅、有声有色的社团活动,切实提升了青年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为学校人才培养探索出实践育人新途径。立足新时代,校团委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实践育人,构筑“一心双环”新格局,搭建实践育人大平台,使学校各类社团“活”起来、“优”起来、“严”起来,引导青年学生在火热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
河南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朱俊彪:
河南大学以创新文化建设为引领,积淀形成了“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新河大精神,为践行“知行合一、报效祖国”提供了价值导向、精神激励和使命引导。自信,是“知行合一、报效祖国”的力量源泉。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拼搏,是“知行合一、报效祖国”的坚实根基。唯有坚持拼搏,矢志不渝,才能练就过硬本领、实现个人价值和报国理想;开放,是“知行合一、报效祖国”的有力支撑。要多出去看看,培育合作共赢的理念,形成更加开阔的胸襟和世界眼光;创新,是“知行合一、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要真正提高创新的本领,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河南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文君: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善于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借助新的传播技术,用师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围绕“知行合一、报效祖国”,讲好三个故事。一是讲好学习研究阐释的故事,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二是讲好躬耕实践的故事,深入挖掘典型,推动形成示范效应;三是讲好育人成才的故事,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育人模式,总结凝炼育人经验,推广应用品牌成果,激励更多的学子勇担使命,报效家国。
河南大学学科建设处副处长周云凯: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35年来,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坚持“知行合一、报效祖国”的社团宗旨,传播新思想、探索新理论,引领新风尚,传递正能量,努力为党和国家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持续开展“书香•追梦”等系列特色活动,积极引导青年学子知行合一,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学科建设处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协助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广大师生“学以致用”的最佳载体,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智库”。
河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朱显峰:
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秉承“知行合一、报效祖国”的理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本科生开放课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建设,鼓励学生早入科研团队从事科研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国家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河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曹堃:
2009年4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河南大学对青年学子学习生活的亲切关怀,时至今日仍温暖感动着每一位河大人。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选择,承担起我们伟大祖国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亲历现场,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的教师,我将个人理想融入到时代发展大局和学校发展进程,心系国之大者、心系学生成长,用实际行动回应“初心使命”这一终身课题。希望青年朋友都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在知行合一中锻炼过硬本领,在伟大梦想中实现人生价值。
河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吴坤:
年轻的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践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上,正迈着自信的步伐昂首前行。十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中间,他的殷殷嘱托始终印刻在我们心间。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共话知行合一,共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我们要深入交流学习,迸发创新活力,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党支部书记王英涵:
为了更好地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影响力,强化党建引领示范作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2023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了党支部。这是学校社团成立党支部的首次尝试,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感到十分激动和荣幸,也倍感压力。党支部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立场,不断思考社团党支部的发展模式,发挥优势,以支部引领社团,助力学院更高层次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春雷话剧社团支书朱芮彤: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春雷话剧社成立24年以来,坚持学习理论知识,致力于将革命文化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话语,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根与魂,准确把握人生坐标。我们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传播者;主动作为,激发担当精神;坚持知行合一,以创新思维谋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会代表吴昊: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犹如一面思想之旗,引领每一位青马学子矢志笃行、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本次论坛中,与各大高校代表分享经验、学习理论,在交流探讨中收获良多。期待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兄弟社团能够借助这一平台开展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共同探索社团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书写灿烂的新篇章。
河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百陆:
在本次论坛中,我们领略到了新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青年力量,衷心希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保持对问题的不断追问和对真理的热忱追求,紧扣时代脉搏,求索学问,踔厉奋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凝聚青年智慧,彰显青年担当,贡献青年力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同学们将此次论坛的星火播撒点燃,带动加强高校青马社团间的交流合作,形成高校青马论坛的燎原之势。
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新军:
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一直在积极探索社团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以“理论型+实践型+品牌型+时代化”三型一化的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理论研究、社会实践、文章写作相互促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希望各高校社团要坚持“理实结合,学研相促”,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研究,做出实际的成果,提高政治站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好“两个结合”重要工作,持续发挥新时代高校社团育人功能。
本次活动还有这些精彩瞬间
在河南大学校史馆
在焦裕禄纪念园、焦桐广场
参会小伙伴的朋友圈刷屏了
兄弟学校同学们的朋友圈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持续推动新时代高校社团,赓续文脉、立足实践,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河南大学新时代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