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善用“大思政”理念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4月3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指导,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概论”分教指委、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弘扬南水北调精神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活动举行。
“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弘扬南水北调精神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活动现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高京燕出席活动并致辞。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一级调研员杨宗辉,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包晓和田闯出席活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思政课班级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高京燕表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支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积极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善用“大思政课”理念在建设“大课堂”、用好“大师资”、搭建“大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她指出,南水北调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立德树人的宝贵财富,对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持续学习、宣传阐释南水北调工程和南水北调精神方面取得了丰硕理论成果,推动南水北调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她希望,广大学生在这堂“大思政课”中认真聆听南水北调背后的鲜活故事,积极领会南水北调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领悟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专题课
《南水北调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教务教研部主任郭度
郭度围绕南水北调概况、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三个维度展开,详尽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安的具体情况,重点解读了这项伟大工程中孕育和催生出来的南水北调精神,深刻阐释了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使学生们再次领悟了“调水三千里、润泽亿万人”的伟大意义。
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教务教研部副主任尹珊珊主持
《永远的丰碑》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培训工作部副主任麻建博
麻建博从宏观视角讲述了移民干群用汗水、泪水和热血铸造起一座精神丰碑。为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淅川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移民。西进青海、南下湖北、县内安置、省内移民,短短十六个字,涵盖了淅川移民半个世纪的牺牲、奉献与担当。这里面,有曾经历史条件下苦难的搬迁岁月,有新世纪远离故土的难舍之情,有新时代干部们的忠诚担当。这份奉献,是移民们上下齐心让北方人喝上甘甜的丹江水的至真至纯之情。这份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牢记心间的坚守。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在中国水利史上树立了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
《一位老移民的回家之路》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培训工作部教师于舜
于舜讲述了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移民何兆胜因南水北调工程而一生辗转搬迁三省四地的感人故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的续建。为了这个工程的一渠清水永续北送,豫鄂两省先后两次大移民83.7万人。何兆胜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人,也是这个工程中的新老移民代表。他从1959年开始到2011年,长达50多年里,因为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而辗转三省四地,从年轻小伙搬到白发苍苍,最终于2012年在新乡市辉县市新安置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路程。
《身在他乡 根在丹江》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培训工作部教师段西钰
段西钰围绕移民家园中一棵棵古树背后的动人故事展开。为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南阳淅川累计移民20余万人,他们远离故土、背井离乡,但心中始终有寻根的牵挂。有树就有家。古树,见证着历史,承载着文明,寄托着乡愁。一棵棵古树成了一座座村庄美丽的象征,承载着一代代库区人儿时的记忆。在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有村的地方就有古树。古树苑里这1002棵从淹没区抢救移栽来的古树静立在这里,守候着每一个归家的游子。
《为有源头好水来》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培训工作部教师杨洋洋
杨洋洋讲述了地处水源保护区的张河村从“金辣椒”到“生态石榴”的产业转型故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丹心护碧水。于南阳而言,守护好一渠清水,是历史使命,是时代课题,更是责任担当。于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而言,从“金辣椒”到“生态石榴”,它是用行动切实维护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栽种软籽石榴仅仅是水源地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水源地,有一群又一群的护水者,他们身上流淌着南阳人的付出、汇聚了南阳人的期待。如今的水源地,生态环境越来越优,生态产业渐成“气候”,群众好日子有奔头,绿水青山真正成了群众致富的靠山。
《搬来的幸福》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展览馆副主任郭序
郭序讲述了淅川移民群众搬至新家之后靠双手改写命运,迎来甜蜜幸福新生活的故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中,淅川县16.6万人搬往全省各地。百岁移民王秀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奶奶住上了二层小洋楼,同村的乡亲们也在移民后扶政策的帮扶下,办起了食品厂、苗木基地、养殖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们的新生活只是移民群体的一个缩影,淅川县的16.6万移民,在全省6个省辖市的208个移民新村生根发芽。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奋斗点亮新生活。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6位宣讲团成员,以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为主题作系列报告。他们通过小片段、小切口的情景展示,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全面讲述了淅川人民在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中舍小家、为大家的真实故事,使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移民干部亲民爱民、任劳任怨的光辉形象,以及移民群众舍家为国、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话感受
《我眼中的南水北调精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代表杨跃、戴镇壕、杨舒含
杨跃、戴镇壕、杨舒含以《我眼中的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分享了团队在暑期深入淅川县邹庄新村实地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在去年暑假,他们参加“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组成了南水北调精神观察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工程足迹,重温殷殷嘱托、感悟伟大精神、坚定责任担当。实践中,他们走进南阳邹庄移民新村,采访了邹庄村第一书记崔丽平,与移民邹会彦交流,真切地感受到了淅川县移民的伟大付出,以及党和政府在移民安置工作方面付出的努力,深层次领悟了伟大的南水北调精神。他们表示,新时代大学生生逢盛世、肩担重任,要学习传承南水北调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思政课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论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庞睿
庞睿表示,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论述,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中华民族长远利益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将南水北调工程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工程对于民族发展、国家进步的重大意义。二是人民至上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将其重要性落脚到人民身上。南水北调工程所有的意义,归根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推进南水北调各项工作。四是科学的方法是“法宝”。推进南水北调工程这个“大国重器”需要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项重点工作”+“两点要求”,共同构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科学方法。
一节节精彩的思政课后学生们感慨良多,一起听听学生们的收获与感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 郭家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工程,伟大的工程凝聚伟大的精神。通过此次“大思政课”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移民工作的艰难和伟大。事实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回顾南水北调建设的巨大成就、汲取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正当其时、意义深远。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勤思考、敢担当、乐奉献,努力发扬践行好南水北调精神,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 李晨璐
我参加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对南水北调精神和移民精神有了深层了解,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跟随着老师们的真情讲述,我一次一次被“调水为民、治水兴邦;南北统筹、经略江河;绿色发展、人水和谐;科学求精、拼搏奉献”的南水北调精神所震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为保护水资源、推动水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要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以青春之姿、以奋斗之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 蒋育辰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被南水北调工程所展现出的国家意志和人民情怀所感动。这个工程不仅是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是为了增进国家整体发展和人民福祉。另一方面,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更加明白水资源的宝贵和稀缺,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南水北调工程还展现了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和能力,让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也将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大局,继承和发扬南水北调精神,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的事业中去。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 孟珅
这节课让我对南水北调工程及其精神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收获颇丰。首先,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我深入了解了南水北调不仅是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其次,移民搬迁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和担当。南水北调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力量。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繁荣而努力奋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 郑玉洁
在认真听完这节“大思政课”后,我对南水北调工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为支持南水北调工程而搬迁的普通人民群众,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弘扬。在南水北调的漫长过程中,我们迎难而上、致力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没有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没有人民群众的辛苦付出,这是万万不能做到的。这更让我领会到了国家的伟大力量,增强了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励着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续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