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雅珩:以“心”育人,用爱相伴
用一个词来形容辅导员的工作你会想到什么?奉献、责任、使命、担当、辛劳......这些正能量词汇勾勒出一份光荣高尚但琐碎辛苦的工作。
如何成为一名好的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有哪些理解?对未来工作有哪些规划和期望?辅导员们在陪伴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作答,思想不断成熟,步伐愈发坚定。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河南工业大学许森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储雅珩辅导员工作的真实案例和她的所思所想。
河南工业大学许森辅导员工作室成员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 2023级辅导员储雅珩
2019年的夏天,和小19们在工大相遇,我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届学生,近1500个日夜,和17个班441名学生共同成长。第一次主题班会,第一次迎新晚会,第一次军训会操,第一次运动会,第一次心理素拓……春去秋来,我也从“辅导员小白”阶段顺利“毕业”,蜕变成了“上得讲堂、下得一线、能文能武”的“全能战士”。在无数个与青春为伴的日子里,我用恒心、暖心、热心、初心和学生以心换心,守护学生成长。
持恒心,做思想政治的教育者
高校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而高校辅导员是在主阵地上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主攻手”。辅导员这一身份也为思想工作赋予亲和力,使思想教育平易近人,在日常我坚持思想引领,时刻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一二课堂融合,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在各班进行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参与各班的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还记得那年暑假,我和学生一同寻访抗美援朝老兵,一同聆听老兵追忆峥嵘岁月,动情之处,我和学生都深受鼓舞,情不自禁地流下了钦佩和感动的泪水……返程的路上学生告诉我,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带给了他们书本以外的思考和感悟。作为站在学生思政工作最前沿、与学生接触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育工作者,这次经历也使我思考如何让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我们必须扎根到学生群体当中,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层层攻破。在细节处帮助学生,在点滴中呵护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暖人心,做贴近学生的知心者
“导员,我不想考研了,我真的坚持不住了……”2022年底,正在家休产假的我接到了这样一通揪心的电话,因为保研失利,高热不退的小芳此时正遭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怎么啦?芳芳?有啥不开心的给姐说!”我关切的话语彻底打破了小芳心理的防线,听到我的声音她在电话那头失声痛哭,哭诉着近期的遭遇,我在电话这头耐心地劝慰开导,慢慢地小芳的情绪稳定了。在我的引导下,小芳正视了自己所面临的压力,调整了心态并提振了信心,最终顺利考上了心仪的院校,成绩出来她激动地跑到我的办公室拥抱住了我,那一刻,一切都值得……“有事就找辅导员”是学生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辅导员不是万能的,但我一直都在锻炼自己走向万能的路上,不错过每一通电话,不轻视每一句问询,“事事有着落,句句有回应”,不仅是我对学生的承诺,更是我对“辅导员”这一职责的承诺。
倾热心,做毕业生就业的服务者
“您好,这里是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我们学院今年共有450名本硕应届毕业生,请问贵司有来校招聘的需求吗?”面对疫情就业难的大环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抓住春招的黄金时刻,我化身“金牌销售”主动出击,致电105家企业为学生搭建线上应聘平台;组织用人单位进行院级招聘宣讲会81次,共提供162个就业岗位;同时整合资源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分地域、分专业地推送《材料就业简报》;组织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分类指导,开展“就业沙龙”,一对一指导学生简历制作300多份,为学生圆梦理想企业保驾护航。
守初心,做立德立行的示范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不应只是简单说教,更应是以身作则,似细雨润物般感召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我主动逆行返校,整理疫区学生档案,成立24小时“小储老师”专线,组织全院近2000名学生健康打卡工作;“7.20”暴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主动留校,组建学生骨干先锋突击队,多次开车运送受困学生安全抵达宿舍,连夜排查抢救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日夜奋战在学院一线,为学生筑牢坚强的安全防线。学子们积极响应号召,在困难面前主动担当作为,在家乡的防汛抗疫一线发挥作用,共计收到23封感谢信。
思考与领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用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一个灵魂去触动另一个灵魂。”辅导员工作是对学生灵魂的铸造,是需要用心用情用爱去坚守的。我只是万千辅导员中小小的一员,“辅导员”这条路上我还有许多要成长的地方,但我坚信,只要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用青春和坚守陪伴学生成长,“辅”以成长之才,“导”以做人做事,“员”以匠心筑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学生工作终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