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站,郑工商!媒体记者探寻​“民办高校如何办好思政课”妙招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23【浏览字号: 来源: 厅思政处

  静态的实物唤醒学生的红色记忆、动态的视频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亲身的体验深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政课“动”起来了、“活”起来了、“实”起来了。

  3月14日,20余家中央驻豫媒体、省内主流媒体记者奔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洛阳两地,深度感受了我省思政课建设的各色风采。

  3月15日上午,最后一站集中采访团来到郑州工商学院,聚焦“民办高校如何办好思政课”探寻这所民办高校的育人妙招。

  接下来,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直击现场。

体验式教学

  如何让学生听得进去、学得深刻?在郑州工商学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学校思政课教师正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在一步一景一史中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郑州工商学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展示

  在这里 ,集中采访团感受了新样态的课堂,体验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真实的学习过程。

郑州工商学院思政课教师陈雪主讲

体验式教学活动现场

  一个场馆、46种精神,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依据进行特色课程设计,通过角色扮演、朗诵等形式带领学生真正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苦岁月。

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沉浸式体验革命故事

媒体记者集中采访、认真观摩,并现场体验

  置身其中,现场听课学生被感染、被触动。

  郑州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学生 赵晟旭

  单凭是对于党史的深入讲解,这一点就足够吸引我了。走进学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跟随老师的脚步,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比课本上更加细致、更加生动的党史故事。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学习上的尽心尽力,希望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和领悟到更多。

  作为情景剧杨靖宇的扮演者,我感到十分荣幸。在尝试接近英雄时,我感受到了当时那种严峻情况下,他们精神的不屈,如同一座丰碑般屹立不倒。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让我对党史的理解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督促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国梦倾力奉献,勇敢作为。

  郑州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学生 桑小彪

  这堂课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进入精神谱系馆仿佛走进了一个会“说话”的纪念馆,和课堂上的思政课相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学到知识,更能够培养出我们对历史的敏感和热爱,让思政课不再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数字,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感人的画面。在精神谱系馆“沉浸式”体验思政课堂,通过图文、音频影像、数字设备等多种资源的综合运用,让我们在可视、可听、可感的丰富体验中仿佛成为了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

  通过这样一堂课,我们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学习了杨靖宇、赵一曼等英雄战士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懂得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党史的探索中来,共同感受思政课的魅力,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

情况交流

  随后,学校围绕“民办高校如何办好思政课”召开情况交流会。

交流会现场

郑州工商学院党委书记杨培主持

郑州工商学院校长郭德欣介绍学校思政课建设情况

  郭德欣表示,近年来,郑州工商学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也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要求办好思政课”的指示要求,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在郑州工商学院落地生根,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扛牢政治责任,始终把马院建设放在首位。采取切实措施把马院当作第一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第一学科加以建设。重点支持,把重视马院落到实处。不仅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提供充足的办公条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而且投入资金精心打造马院文化。强化师资队伍,夯实发展基础。实施“6课时授课+8课时听课+2次教学反思+导师制”培养模式。斥巨资建场馆,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实践基地。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在郑州、兰考两个校区分别打造焦裕禄精神文化展区,与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张庄、四面红旗纪念馆等省内红色教育基地签署协议。协同发力,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马院6个教研室分别与其他二级学院签署共建协议。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作简要发言。

郑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赵姗

  赵姗表示,郑州工商学院马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形成了学校建好思政课、马院管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格局。她围绕“强化党建引领,把牢政治‘方向盘’”“锻造师资力量,打造人才‘强磁场’”“加大教学改革,打造学科发展‘金钥匙’”“注重协同育人,积极推动构建‘大思政’”四个方面,分享了学校马院在上好思政课方面的经验做法。

郑州工商学院教务处处长秦方奇

  秦方奇表示,郑州工商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培养方案,严格落实思政课程课时、学分。二是精心安排思政课程,采用小班制课堂。三是创新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用好用活校内红色资源,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成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载体。四是优化教师培养模式,将思政课讲好、讲透、讲活,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郑州工商学院人事处处长王春明

  王春明表示,郑州工商学院坚持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严优选与强内培相结合的办法,高标准选聘思政课教师,足额配齐思政课教师,探索了思政课教师“专家引导+导师指导+现场观摩+自我体验”四维培养新模式,初步建成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学校思政课建设奠定坚实的根基。

郑州工商学院财务处处长李岚

  李岚表示,郑州工商学院高度重视财务保障工作,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支撑。目前,学校预算设置思政专项经费预算科目,落实发放思政课教师每月500元专项津贴,且近三年逐年增加思政工作专项预算经费;加大硬件投入,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着力于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

郑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汤希凯

  汤希凯着重介绍了马院在思政课教师培养方面的工作成效。一是以赛促教,搭建人才成长青云梯。学院开展了“云梯”计划,按周期举办“教研室+新聘教师+中青年教师”三级教学比赛。二是建立教师科研反哺教学专项支持制度。学院建设了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依托基地建立教师科研反哺教学专项支持制度。三是加强教师实践研修和专项支持交流。学校建设实践教学场所,开拓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师生开展实践研修,强化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思政课教师代表发言

郑州工商学院“原理”课教研室主任刘丹丹

  刘丹丹表示,学校设立思政课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为马院教师优化办公环境,设立图书资料室,购买相关专业书籍,方便教师借阅。同时,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支持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改革,每年单列思政专项课题,从资金上和政策上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打造思政“金课”。

媒体记者提问、交流

记者手记

  为期一天半的集中采访已经结束,媒体记者无不赞叹。河南思政教育的蓬勃发展,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媒体记者看到了有知有味的思政课堂、看到了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也看到了守正创新的思政之路……

  中国青年报记者 潘志贤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河南省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合力推进,五年来成效显著。一天半的时间,采访接触到的大中小学生和思政课教师,他们清晰直观的精神状态、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让人深受感染。

  为办好思政课,各地各高校可谓是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千方百计创新形式打造让青年学生容易接受的思政学习阵地。郑州工商学院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让人印象深刻。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杨靖宇、吉鸿昌、赵一曼……该校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且依托场馆上好思政课,带领学生在馆内通过静态的实物唤醒学生的红色记忆,通过动态的视频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可视、可听、可感的丰富体验中探寻历史的细节,亲身体验也深化了学生的政治认同。这种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亮起来的思政课更铸魂育人,让学生有感、“沉浸式”的思政课更值得推广。

  央广网记者 陈振华

  灵动、生动、感动、行动……一天半的集中采访,深感河南省思政课建设“无处不精彩”。

  为了将思政课打造成为一堂“无困点”、学生渴望上的“金课”,真正把爱党爱国的情怀厚植于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郑州工商学院从校领导到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竭尽全力”。他们洞察学生需求,梳理思政脉络,深研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将思政课理论、实践教学、沉浸式体验融为一体,依托前沿科技,斥资精心打造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更是成为学校思政课的“新质生产力”。枯燥的理论变成了生动的画面、视频、沉浸剧目、交互式体验,教师、学生化身讲解员,一堂45分钟的思政课,人人意犹未尽,一个个折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事、人物形象如同烙印深刻在学生们心中,很大地激发了学生上思政课的主动性、能动性,更是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一门心思把思政课做优、做精,一门心思把形式做活,一门心思把育人做深,作为一所民办高校,郑州工商学院坚定贯彻“无论公办民办都是党办”的理念值得许多民办院校学习,尤其是学校实行小班授课、小组团式的师资培养与备课、磨课使学校的思政课教育成效更明显,课程质量更高,课堂形式也更贴合学生的喜好。

  这次采访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媒体思政课”,通过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河南省思政育人的丰硕成果。

  河南手机报记者 张熠

  郑州工商学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用1500平讲述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46种精神,打造会“呼吸”的思政课堂,让师生触摸历史、走近历史,感受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此次参观学习带给我的感受是“四新”:一是新在立意,把纪念馆开进学校,让思政学习像图书馆、体育馆一样,成为一种在“附近”的日常;二是新在形式,除了传统的图文展板和实物展柜,谱系馆充分融合了多媒体声光电技术,用交互体验和巧妙布局造就有生气的立体书本;三是新在授课过程,学生与老师并肩同行,甚至走入场景扮演杨靖宇、赵一曼等历史人物,用呐喊与热泪传递历史的声音;四是新在内容的复合性,有别于常见的单一主题场馆,谱系馆囊括46种精神,既有历史的纵深,也有时代的广度,带给观者更丰富多样的体验。

  信息时代的思政课想要入脑入心,不仅离不开新技术与理念,而且更应鼓励学生们参与其中,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传承者。

  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记者 侯成浩

  走进郑州工商学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一股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在这里,我有幸见证了民办高校是如何将思政课办得入脑入心。

  老师精心细致的讲解、学生生动精彩的演绎、场馆奇幻联动的现代化科技展示……这种沉浸式、体验感满满的新模式授课,瞬间抓住了媒体记者的眼球。思政老师用心、用情将枯燥的、理论化的思政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小故事,甚至编排成情景剧,在悄无声息中用思政力量浸润学生心田。

  重点支持、经费保障、文化打造、强化师资力量……郑州工商学院从校领导班子开始,重视思政课建设,高效利用学校空间资源,盘活“日常”红色育人资源,从基础设施到顶层设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融入学校工作方方面面,着力打造学校党建思政学习阵地和红色文化高地,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放在首位。

  通过短短一天半的集中采访,我有幸见证了我省在推进思政课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作为媒体人,我将继续以更真实的笔触、更专业的视角,用心、用情、用力传播好河南思政教育好声音,向全国展示河南思政教育的精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培养栋梁之才,河南教育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