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践青春,我是主角 | 一起走进河南科技大学学子的美丽家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青少年学子自发地融入和参与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广泛实践中,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寒假期间开展“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感受家乡巨变,挖掘时代故事,发现最美河南。河南学子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活动,围绕“三行情诗表白最美家乡”“志愿服务心得感受”“畅想美好未来”等主题,在新浪微博平台参与#豫践豫强#话题讨论,通过拍照或短视频的形式记录眼中的家乡和时代巨变,在抖音平台活动专区带#豫拍豫美话题发布系列作品。

  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河南科技大学学子的脚步,深入感受家乡的魅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见证文化传承的力量。

赏·家乡美景

  欢迎来到我的家乡洛阳。充满底蕴的洛阳,有着美丽的牡丹,也有着历史深厚的石窟艺术。龙门石窟,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闻名于世界,每一座洞窟都散发浓厚的艺术气息。在洛阳博物馆可以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华和历史;走进白马寺,整个寺院的风格也是非常多样的,有中式风格,也有国外寺院风格,非常精致。

  登上老君山的山顶,俯瞰整个洛阳城,景色美不胜收,各种文艺演出让我们感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庄严和神秘,在欣赏美景的时候亦能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来到这里,喜欢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心灵的寄托。

  洛邑古城的城墙、城门、街道、宫殿、庙宇等建筑物展现了古代城市的布局和风貌,让人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传承。洛阳,超级值得大家来游玩。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任静艳

  这儿不是江南,是我的家乡新县。大别山主脉从新县横穿而过,山区地形陡峭,密林丛生,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红色故事数不胜数,新县的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孙瑞

食·美味河南

  河南美食丰富多彩,烩面、扁粉菜、羊肉汤和胡辣汤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代表。扁粉菜以韧性十足的面条和清新蔬菜为特色,烩面则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浓郁口感吸引食客。羊肉汤以选用嫩羊肉、新鲜蔬菜的炖制而成,暖胃又补养,而胡辣汤则以辣味十足的汤底搭配各类食材,展现了河南独有的风味。欢迎你来品尝河南的美食,这些美食代表了河南饮食文化的精髓,丰富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风格使其成为中华美食的瑰宝之一。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赵依璐

  “偃师,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偃师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还有着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欢迎来偃师品尝我们的焖面、烧饼和凉粉。偃师焖面的面条筋道爽滑,让人胃口大开。吃一碗焖面,就仿佛置身于偃师的街头巷尾,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偃师烧饼的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去,油酥香味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吃一口烧饼,就仿佛置身于偃师的街头巷尾,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市井气息。偃师凉粉的口感爽滑Q弹,让人胃口大开。吃一碗凉粉,就仿佛置身于偃师的夏日街头,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炎炎夏日。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薛向前

  河南作为中原之地,承载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其丰富的饮食文化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烩面作为河南地道的传统特色小吃,是一道经典的美食之选,浓郁的汤汁和醇厚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仿佛意犹未尽。洛阳水席和牛肉汤同样享有盛名,温热的汤汁为勤劳的河南人民一天的活动带去能量。河南这些享有盛名的美食,不仅仅是美味,也象征了河南这片土地的朴实的品质和深厚的内涵。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杨一凡

记·社会实践

  中共洛阳组纪念馆,作为一个当代建筑,与保存下来的原有建筑共同承担了讲述中共洛阳组历史的责任,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展览馆以人物和故事为载体,向人们展示了洛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历程。

  为了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精神,河南科技大学学生代表来到这里,展开了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之旅。在这次探索中,他们通过讲解的形式带领大家参观中共洛阳组的四个展厅,使青少年学子深刻感悟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和新中国建设的壮丽成就,这不仅增强了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丁兰兰 贾艳 李哲 龙圆

  孟津区返家乡社会实践期间,我们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新年心愿,童梦齐圆”大型公益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的我们,积极投身到物资的收集和运输工作中。

  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繁琐和劳累,但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穿上新衣、背上新书包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无比值得。他们纯真的笑颜,如同一束束明亮的阳光,穿透了我们疲惫的身体,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和满足。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可能为一个孩子带来巨大的改变,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我们的努力,不仅帮助孩子们实现了新年心愿,更给予了他们追逐梦想的勇气和信心。

  这场公益活动让我们明白,爱是无边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他人带来希望和幸福。我们将继续传递这份爱的力量,为更多的孩子们点亮梦想的火花。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刘佳琳

  这个寒假,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我们村办起了“七彩假日”辅导班。辅导班不收任何费用,志愿辅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集中解决遗留问题,线上回答任何困难问题,针对表现良好,积极向上的小朋友们一对一入户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并予以指导。这个寒假,虽然冷风习习,但我们收获的温暖,足以对抗一切问题。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吕秀媛

  青年志愿者活动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勇敢的社会氛围,是当代社会非常高尚的事业。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一项充满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谊、互助、进步的新风格。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也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

  我于周末在公交文明驿站报名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与游客提供真诚的指导与帮助。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永远是温暖的。

  身为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志愿者在让其他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学会与人交流,关心他人,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意义。此外,志愿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接触社会和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很荣幸成为这个团队的成员,致力于“志愿服务、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团队宗旨。

  通过这次文明驿站志愿服务活动,我明白身为学生,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尽管我们的能力仍然有限,但一颗关爱的心不会被抹去,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伸出双手去帮助、关心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等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即使是问候、帮助、弯腰,也能为社会福利、慈善、福利事业、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和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王明月

  作为社区一名志愿者,我参与了社区谈心队,因当今社会已经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尤其对于我们身边的空巢老人来说,老伴子女不在身边,使之生活寂寞,我们谈心队就走进他们的家庭中,陪老人们聊天,融入到老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需要我们的关心。例如金某某老人,80多岁的他腿脚不是非常方便,我们志愿者都会热情地去搀扶他上楼梯等等。这些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老人们的一句句感谢却牵动我们每个人的心,让我深刻感受到志愿者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志愿者的服务是不分大小的,只要我们肯伸出双手,奉献自我的点滴,就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忙,让社会这个大家庭充满温暖。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郭梦雨

  在这个寒假,我参加了平顶山卫东区高阳社区组织的社区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这次的经历不仅让我深刻理解了“豫践青春,我是主角”的主题,也让我体验到了服务他人的价值和快乐。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和陪伴,在这个过程中,我与一位老奶奶建立了特别的联系。她的生活经验丰富,但因为行动不便,生活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我帮助她整理房间,陪她散步,聆听她年轻时的故事。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了老年人孤独的实质,也让我意识到年轻一代对他们的关爱有多么重要。

  通过这次服务,我更加理解了老年人对社会关怀和交流的需求。他们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也启发了我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些互动让我认识到,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压的环境中,但依然需要找到时间和空间,关心和支持我们的长辈。

  通过这次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如何关爱他人,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深远影响,不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就感,也在自我探索和成长中找到了新的方向。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参与更多志愿活动,以此来丰富我的生活经验,同时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华璐璐

  作为一名服务社区志愿者,在服务与奉献中,我体验着这份“志愿”的神圣与高尚。虽然活动只是由一些看起来平凡的小事组成,但是这些平凡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对服务的对象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志愿活动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很多的东西。通过志愿活动,我增强了自身的组织能力,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耐心。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汪宇龙

  志愿者活动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首先,在辅导学生写作业时需要充分的耐心,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我们耐心地引导和解答。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问题和思考答案,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耐心的辅导,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并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其次,倾听和理解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辅导学生写作业时,要倾听他们的问题和疑惑,并且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通过志愿者服务,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这锻炼了我和他人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了我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兴趣,给了我一个机会去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才能,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也鼓励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王媛

  1月20日,我们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三村村委会参与了禁烧秸秆志愿服务工作。在志愿服务中,我们不仅帮助乡亲们科普秸秆焚烧的危害和潜在危险,更是帮助和倡导村民们把秸秆做动物饲料、粉碎做田地肥料等绿色可持续的秸秆处理方法。同时通过定期巡逻,实时劝导,对秸秆禁烧起了有效推动作用,虽然沟通起来不太顺畅,但通过我们的实验展示,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危害讲解,村民们还是表示支持和认可。我们还提倡大家互相监督、互相劝导,保护我们的田地安全和绿色家园,并告知火灾报警电话和注意事项,教授田野火灾的应急处理和急救措施,让村民们充分的掌握和运用,一起在冬日来守护我们的家园。

  在此次活动中,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也激励我不断服务奉献的党员素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美丽家乡奉献自己一份力量,为国家的乡村振兴助力增速。同时,家乡是我们一辈子难以忘怀的地方,是我们的根。作为新一代年轻人,这也是我们未来要守护的地方,呼吁大家和我们一起为家乡作贡献,共创美好的未来。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季金鸽

扬·传统文化

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同时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年画源于民间,经历代艺人之手而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崇神意识,反映了农民希冀五谷丰登、富裕兴旺、和睦如意、平安吉祥、六畜兴旺等美好的生活愿望,以及扶正驱邪、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区别于历代宫廷文人画温文尔雅的格调。它的线条粗犷奔放,情节鲜明感人,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色彩浑厚强烈,极富装饰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叶志康

写·未来规划

畅想美好未来

  作为学生,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在畅享美好的未来中,我渴望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遇。我希望能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为国家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收获成功的喜悦。在未来的道路上,也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同时,我也将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努力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为我深知,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这些能力将是不可或缺的。我期待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未来中,不断成长和进步,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郭伟莅

畅想美好未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学生,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在学术、职业和个人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在学术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阶段是我们专研学术领域的黄金时期,我将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阅读、研究和实践。我希望能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各地的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我希望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一些有意义和有影响力的贡献,推动学术的进步和发展。在职业方面,我希望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学生教育培养了我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立的研究能力,这些都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希望能够在国内外知名的高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单位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我也希望能够成为领域内的专家和权威,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我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阶段是我们进行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也希望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张诗雨

畅想美好未来

  中原大地上,奇崛壮丽的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历史长河中,珍贵丰富的文化遗产亘古至今。河南依托丰厚历史资源和自然风光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风景“动起来”,文物“活起来”,河南舞动着画笔,在黄河之畔、大山之巅、文物古迹和城市乡间绘就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老家河南,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春回大地万象新,凝心聚力启新程。2024年,让我们相约再出发,游走中原壮美山河,探寻厚重古都遗址,感受灿烂文化瑰宝,追溯中华文明足迹,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河南力量。在这奋进的春天,一起“豫”见美好未来!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吴乐欢

畅想美好未来

  看一马平川筑成高楼大厦,看几粒种子长出郁郁葱葱。豫实践,豫青春,实践出真知,青春谱华章,河南大地,沃壤千里。我们相聚于此,探索未来,而未来,需要我们共同的奋斗与承担。

  作为新青年,未来,我会更积极投身实践,服务社会。努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艰辛,不怕困难。在服务过程中,体验不一样的快乐与成就感。

  未来,我将更勇于创新创业,追求卓越。我会在大学期间积极寻找实习和工作机会,以积累工作经验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实现自己的目标。

  未来,我会更努力学习,勤学苦练,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点燃激情。我会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且在课后主动复习和预习。我也会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争取在学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豫践青春,我是主角。豫地发展,要靠你我。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 翟若帆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河南科技大学霍玉敏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河南科技大学霍玉敏工作室,由河南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护理学院、农学院/牡丹学院联合组建,工作室成员均为学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工作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通过“河南科技大学学生”、晨曦传媒、材料之声、星禾传媒、护声传媒等官微平台,共同打造网络宣传教育新矩阵,形成校院两级平台联动新格局。以“网络+思想引领”为宗旨的“导学思政”、以“网络+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一导一带”、以“网络+乡村振兴”为目标的“科技助农”、以“网络+科普实践”为己任的“星火i研社”等官微主题专栏凝练出学生“网络+”育人新品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篇章。

  了解河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感受家乡巨变,发现最美河南,在一堂假期思政大课中展示广大青年学子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增强个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快来书写你的家乡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