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第三期主题直播课结束后,我省大中小学生这样说(二)

  1月28日晚,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第三期主题直播,全省师生感受了一场古与今的碰撞,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全省各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在线观看,大家深入学习,热烈讨论。

  我省大中小学生在观看学习“河南人文:博物致知”主题直播后,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呢?来一起看看吧。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汉语言文学2021级3班学生王文茹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砚、唐诗宋词、京剧昆曲……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若星河的宝贵文化财富。此次“豫言豫行”第三场主题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采用新媒体直播、人物对话、馆长讲解文物等新颖方式,将属于中原大地的“浪漫”公之于众,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世代传承的创新表达,也正是那句“文化乃常青树,科学乃聚宝盆”的最好印证。

  这场直播将一件件穿越千年的文物呈现于人们眼前,将古文物赋予现世的价值,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时代将责任赋予青年,我们应利用好新时代的“传声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2021级商英01班学生肖春杭

  “豫言豫行”第三场主题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以殷墟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马金凤戏曲艺术博文馆为载体,展现了河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河南学子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文明、农耕技术、戏曲艺术的发展,坚定了我们对家乡文化底蕴的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河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更应充分发掘,在中华文化沃土中培植新时代的文明之花。如直播中所言,“青年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和力量”,运用新科技、新途径,让传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郑州西亚斯学院

郑州西亚斯学院

明礼住宿书院礼贤社区学生李奕昂

  “豫言豫行”第三场主题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将历史韵味深厚的文化与现代小程序等新媒体融合在一起,赋予文物新活力,使传统文化“活”起来了。

  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文化从学习到实践的平台,书院建立汉画像博物馆,定期邀请非遗技艺传承人到校传授传拓技艺,使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汉代时期高超的雕塑雕刻技艺;学校还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新郑市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让我们不出校门就可以领略20余项非遗技艺的博大精深。我参与了暑期航空港区考古挖掘,身临其境领略文物背后的古人智慧和历史文化。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会更加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与会计学院大数据会计2201班学生徐宁辉

  通过观看“豫言豫行”第三场主题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我受益匪浅。此次直播活动中,我们跟随着各位主讲教师,领略甲骨文绝学、回顾戏曲文化、探索二里头文明、重温农耕文化,令人心潮激荡,回味无穷。随着对家乡辉煌厚重的传统文化认识加深,我明白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一项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不仅要去学习和继承,更要身体力行地将它们投入实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我应该积极担负起责任,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促进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助力国家的繁荣昌盛。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与旅游学院23级烹饪302班学生李怡帆

  通过收看“豫言豫行”主题第三场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我对河南的人文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场以“河南人文:博物致知”为主题的直播中,主讲人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河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文物故事等,让我感受到了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魅力。我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省份而感到自豪,同时也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份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会更加关注和了解河南的人文历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2023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张怡心

  我收看了“豫言豫行”主题第三场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听完四所高校实践团队的精彩讲解,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与今”文化碰撞的魅力,感受到了河南人文的精彩。实践团队的师生们带领我们深入现场,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见证了河南文化的深厚,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承担起时代使命,要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机会,向公众展示中华文化和河南文化的魅力,通过更多“出圈”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文化,不断传播河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河南故事,我们义不容辞,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起青春责任,为中华文化和河南文化的不断传播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

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

轨道工程学院2022级工程二班学生梁冲

  “豫言豫行”第三场主题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是一场深具意义的文化盛宴。这场直播以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背景,展现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活动亮点在于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让更多人了解河南的文脉传承,坚定文化自信。

  要传承中华文化、河南文化,首先要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同时,通过教育和宣传普及,使更多人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河南文化的独特地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不断学习、传承和创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洛阳市嵩县实验中学

洛阳市嵩县实验中学

九(1)班学生张程宇

  本次“豫言豫行”第三场主题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以青年的视角,让我们走进了安阳殷墟,走向中国汉字的开端,了解甲骨文这种中华文化基因;走进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探讨“最早的中国”;走进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感受古人的劳动和智慧;走进了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体会马老师的从艺精神和艺术成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原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作为中国青年,延续文化血脉,守望精神家园,我们责无旁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积极为保护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明白了历史赋予我们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接过前人火炬,守住中华民族的魂与魄,我们青年责任在肩。

洛阳市福民巷小学

洛阳市福民巷小学

六年级二班学生刘睿想

  走进河南人文,探寻千年历史,感受文化厚重,一种骄傲与自豪荡漾于我的心扉。走进殷商博物馆,让我们探寻甲骨文的悠久历史;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让我们领略最早中国的无限风光;走进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让我们体会劳动人民的努力与智慧;走进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让我们感受豫剧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次直播活动的意义非凡,从不同角度、不同故事为我们讲述了河南历史文化的悠远深厚。

  我们要对中华文化保持无尽的尊重与热爱,深入发掘中华文化的美好之处,明白中华文化及河南文化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丰富自己的见识,热爱中华,热爱河南,要为自己身体中流淌的炎黄血脉而自豪,为身为河南少年而自信。

  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更应展现出对中华,对河南的无限热爱,我们要走进河南的角角落落,触摸她的一砖一瓦,倾听她千年的风风雨雨,传颂她的辉煌荣耀……

  传承河南文化,从你我做起。豫践青春,我是主角。

  了解河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感受家乡巨变,发现最美河南,在一堂假期思政大课中展示广大青年学子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增强个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快来微博、抖音平台带#豫践青春我是主角#话题书写你的家乡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