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打造“五线联动”培养模式 构建就业育人生态系统
河南师范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积极编织五条全程化育人彩“线”,全力做好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寻求各育人要素内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就业育人效果,最终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人才支持,贡献青春力量。
一、构建“人才培养线”,因材施教,让每个毕业生都“适销对路”
学校坚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原则,紧扣社会需求,兼顾学生诉求,以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以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为突破点,抓住“专业、课程、教师”三大关键要素,重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实际,结合学生毕业去向选择,按照师资型、应用型(就业型)和学术型三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3+1”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分类强化、动态管理。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示范性高中协作共同体”,为师资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依托“河南师范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协作共同体”为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多机遇;依托俊甫书院、“卓越人才计划”“未来计划”等培养拔尖人才,探索新型高水平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名毕业生“适销对路”。
二、筑牢“就业思想线”,教育报国,为基层就业注入“青春活水”
学校始终坚守“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赤诚初心,强化思想引领,家国情怀铸魂,校地协同固本,大力实施基层就业“四大工程”。“铸魂圆梦”工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文化育人”工程鼓励学生“挑重担”;“实践育人”工程助推学生“干得好”;“课程育人”工程确保学生“能干好”,精心培育支撑河南基础教育的“豫派”良师,教育引导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23届毕业生中,40.85%到县区及以下就业,80%以上在河南省就业或深造,近40%的师范生服务中初等教育。近三年,多名毕业生荣获“全国最美教师”“最美教师团队”,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河南省“最美大学生”“最美教师”称号。
三、聚焦“精准服务线”,分类指导,为学生就业提供“全程服务”
根据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学校始终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将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就业指导与生涯发展贯穿成长的全时空、各阶段,通过专业化研究、个性化指导、精准化帮扶,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按照不同学生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分类指导活动,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公考、选调生、招教和特岗培训、就业技能提升训练和求职咨询等各类主题学生可自愿参加,做到学生心中有“术”,学生体制内就业人数逐年攀升。
积极开展就业意愿摸排和就业数据分析,按照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等不同类别进行精准帮扶,按照生源地、拟就业方向等进行精准对接,做到学校心中有“数”,困难毕业生离校去向落实率高出学校平均7%。
竭尽全力邀请全省各县市教育局或人社部门在学校举办专场招聘,并为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努力让所有的毕业生就业有“路”。通过精准服务,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实现了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四、开拓“智慧就业线”,一键匹配,给就业信息装上“智慧大脑”
学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信息创造竞争力,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市场建设深度融合,开发“河南师范大学智慧就业平台”,实现市场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意向填报、阅读就业信息等求职行为的实时监测与预警,自动抓取毕业生需求的求职信息,为毕业生提供生源及就业意向地的招聘信息,给毕业生提供“专人专岗”的精准推送。学校以智能便捷为目标,开通网上签约系统,搭建专业直播间,推出远程试讲平台,举办“直播带岗”推介,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助力学生云就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学校按照小规模、多频次、分层次召开专业类、行业类、地区类线上线下精准招聘会,一人求职、双线推介,做到“天天有宣讲、周周有专场、月月有双选”。2023年举办网络双选会16场、大型就业双选会2场、校园招聘会300余场、专业行业类招聘会13场,各类就业岗位信息与毕业生总人数比例近10∶1。
五、发挥“创业示范线”,创业驱动,使双创教育成为“就业引擎”
学校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平台和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实践、平台和支持体系,大力扶持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近两年,学校在“互联网+”大赛上获得国赛银奖6项、铜奖18项,获得省级奖项200余项,连年获得优秀组织奖,立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00余项,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项目1项。学校获批河南省创新创业学院建设高校、河南省众创空间建设高校、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河南师范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