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统筹推进新乡片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11月30日,2023年新乡片区“创新引领 共生共长”主题发展论坛暨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协同发展中心成立仪式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新乡片区)协调指导工作委员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市教育局、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
2023年新乡片区“创新引领 共生共长”主题发展论坛暨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协同发展中心成立仪式现场
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瑞霞,新乡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建,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兵强,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新乡片区主任陈广文,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尚字,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红艳,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组长,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师范大学)负责人蒋占峰,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市招生考试中心主任牛超政,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李杰明出席会议。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新乡片区)协调指导工作委员会管理委员和专家委员、新乡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结对共建学校负责人、新乡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各学段思政课优秀骨干教师、新乡片区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专家人才、各驻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冯建主持。
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瑞霞出席会议并致辞
李瑞霞首先对此次“创新引领 共生共长”主题发展论坛的举办和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协同发展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她指出,新乡市在历史文化、教育资源、交通区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四个规律”,按照“四个服务”要求进行。各学校要在“1+5”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模式上,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重要讲话精神融会贯通、学用结合,外化为指导办学治校具体实践的行动指南,更大力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她强调,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示范引领与合作共赢的团结探索精神,为培养一批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力量。
新乡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建宣读首批优秀思政课校外辅导员名单
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兵强宣读《新乡片区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专家人才库名单》
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新乡片区主任
陈广文宣读《新乡片区首批大中小学结对共建学校名单》
陈广文针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一是搭建交流平台,打破学段壁垒,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常态化、规范化,健全跨学段跨学科的区域教师交流机制;二是完善研修机制,构建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为整体、以学段发展和教学实践变化为衔接条件、以满足思政课教师个性发展为导向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的研修机制;三是共建教学资源,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课、示范教学展示等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资源,联合开展教学研究,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尚字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尚字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简要特点。他表示,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显著育人效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落实。学校加强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领导,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思政课,协助省教育厅积极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提升队伍素质。举办新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示范展示活动,在多所中小学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基地”,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示范引领,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带动作用,注重发挥各学段自身优势,协同推进课程教材一体化、集体备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体制机制一体化。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红艳出席会议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李杰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李杰明简要介绍了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基本情况。就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所进行的一些积极探索,他提出了四点:一是充分依托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二是充分发挥附中教育集团的优势;三是竭力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四是强化平台支撑,组建“青少年发展中心”。他表示,通过这些举措,学校的思政课改变了思政课教师的“单曲独奏”,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思政课的“交响合奏”,同频共振,共同画好思政教育“同心圆”,形成育人合力。此次活动既是专家同仁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也是新乡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起点,将有力促进思政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开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局面。
陈广文、杨兵强为新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协同发展中心揭牌
教学展示
厚植家国情怀 坚定立德树人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中原名师魏巍初中思想品德工作室核心成员范楷主持
《家庭的记忆》
新乡市新区小学教师刘宏源
《家庭的记忆》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课,也是最后一课,共有四个话题。刘宏源此次教学展示选取的是第一个话题“家庭称呼抢答赛”和第三个话题“传统节日中的‘家’”。通过晒晒我的“全家福”和探寻节日中的“家”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并从传统节日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及文化认同。
《中国人的家风》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周晋阳
周晋阳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中的《中国人的家风》一课为内容进行教学展示。课程以“认识家风-理解家规教训-传承优良家风”为主线展开。首先,他通过采访活动,让同学们感知家风的形成过程及存在形式,并陈述自己家的家风,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其次,通过观看曾国藩家族传承家风的视频,带领同学们学习《曾国藩家书》中部分内容,阐述践行传统家规、家训的现代意义,增进学生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最后,带领同学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的论述,传承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觉醒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王宏英
王宏英从“意识觉醒”“组织觉醒”“行动觉醒”三个方面,讲授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情怀。她表示,首先,五四运动使中国民主革命踏上了新的征程,激发了无产阶级的意识觉醒,认识到建立政党的迫切性。其次,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促使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调整了革命目标,激发了无产阶级的组织觉醒。最后,中共三大的召开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形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策略和新同盟,激发了无产阶级的行动觉醒。
《我与家国》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梁玲玲
梁玲玲首先以视频形式导入,展现家国情怀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引出讲课内容,即个体与家国的关系。接着以读书沙龙的方式,让学生课前分组分享对《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乡土中国》和《红色家书》等四本书的阅读心得。通过读书分享,得出核心观点:家国是个体灵魂的寄托和精神归属;大中国和小乡土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心灵家园;个人和家国是有机统一、同频共振的;个人和家国紧密相连,个体发展助推家国繁荣。最后,号召同学们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积极弘扬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专家点评
新乡市第十中学教师
中原名师魏巍初中思想品德工作室核心成员梁淑青主持
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想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新乡片区专家委员孟春红点评
孟春红针对教学展示环节,总结提出了三点显著特点:一是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致性和进阶性。四节课围绕“培养家国情怀”这一总的教学目标,依据大中小学不同侧重点,体现出总目标下的学段差异和循序进阶。二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致性与梯度差异。四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显示了相同的主题在不同学段的具体把握。三是体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教学展示环节的高中历史课通过大量的史料事实,从历史的视角揭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优秀品质,充分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较好地展现了将思政课融入历史课的实施路径。
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政治教研员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新乡片区专家委员轩闯点评
轩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两个方面,对4位教师的授课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和解读。他表示,在教学方法上,4位教师既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又坚持统筹兼顾、符合学段、学科特征,尊重学生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定制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课程,还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对话式、小组合作式、情景探究式等方法,增强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评价上,4位教师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堂讲授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又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贯穿于教学之中。
新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新乡片区专家委员沈田青点评
沈田青表示,4位教师的课程展示凸显了课程之美、协作之美、亮点之美。针对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她指出,首先,要明白思政课讲什么。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和魂。4位教师围绕家国情怀,将立德树人贯穿其中,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其次,要明白思政课该怎么讲。要讲出“五个味道”,即信仰的味道、互动的味道、问题的味道、故事的味道、美感的味道。最后,要明白怎么讲好思政课。要再衔接、再创新、再生长、再调研,最终形成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的良性互动。
发展论坛
新乡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创新发展论坛
论坛现场
主持人
新乡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原名师魏巍初中思想品德工作室主持人魏巍
发言人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组长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师范大学)负责人蒋占峰
蒋占峰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理念进行阐释。一是原则。坚持时代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握指向性,明确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着力。聚焦关键课程,发力课程思政,融通“大思政”课。三是理念。事业引领,用事业之心驱动投入;问题导向,找到痛点、堵点;系统思维,了解其他阶段的授课内容,学科支撑;做大做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同体”,育师、育生、做好“大思政”。工作室未来三年的规划:将深耕“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将重心放在复制推广。对内,深扎内功,增强学理性;对外,借助外力,邀请更多的学者到师大,吸取全国思政课同行的经验。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依托“红孩子学校”,做大做强思政“共同体”。
新乡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原名师魏巍初中思想品德工作室主持人魏巍
魏巍表示,中原名师魏巍初中思想品德工作室正式挂牌于2015年,是省教育厅命名的两个省级思政中原名师工作室之一,也是目前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命名的思政学科中原教学名师工作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按照建设“学习型、辐射型、合作型”名师工作室的要求,深入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推进中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已逐步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打造区域性教研合作团队的发展效应。未来三年,工作室将致力于打造三个团队和建设好一个基地,即打造博士团队、讲师团队、专业阅读与写作团队三个团队,建好教学培养基地。
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中部级部主任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新乡片区专家委员
中原名师牛风荣思想政治工作室主持人牛风荣
牛风荣表示,工作室以“面向一线、立足课堂、共享资源、互助成长”为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提高成员的“理论学习力、教学实践力、教育科研力”,立志成为课程建设、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师发展的中心,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工作室成立以来,主要在课题和育人两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大力开展思政课程的课题研究;二是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研究。工作室将立足高中阶段的迫切任务,坚持共赢一个挑战,打造一个品牌,注重资源开发,使工作室成为思政课备课中心、资源中心和素材中心,成为教师成长的奠基者和摆渡人。
新乡市第七中学副校长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新乡片区专家委员
魏名玲中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魏名玲
魏名玲表示,魏名玲中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一是打造灵动的思政课堂。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上,将新乡地方文化与思政教学有机结合,把课例研究作为重要内容,丰富教学内容。二是在课程思政方面主动作为。申报了一个省级课堂和数十项市级课题,推动了课程思政工作。三是以项目推进教师成长。通过承担各类项目,深化教师对教材、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理解,增强教师教学工作的严谨性和认真度。针对未来三年的规划,工作室将聚焦人才,出更多的省市级名师;多关注课,多磨优课;多出结果,把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实践研究变成可视化成果。
鹤壁市明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鹤壁市吴尚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吴尚
吴尚结合鹤壁市吴尚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实际情况谈到,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4月,自成立以来,秉承“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的理念,密切关注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积极开展观摩示范课、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未来几年,工作室将以研修促提升,以活动促成长,以示范促辐射,为教师专业发展架设阶梯,为学生健康成长打好底色。
新乡市红旗区和平路小学校长
新乡市红旗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平路小学陈苗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苗青
陈苗青表示,陈苗青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2月,定位为教科研型工作室,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根本任务,围绕思政一体化实验区工作,侧重于思政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的研究,实现优质思政课程、创设优良课程思政、打造优秀名师团队、开展优势思政活动的“4优”思政名师工作室,使之成为红旗区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思政一体化实验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促生地。面向未来,工作室将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注重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二是改进小学思政课实践模式,提升实践效果;三是让小学思政课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
参会人员认真听讲
此次会议,为新乡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纵向有效衔接、横向有机贯通提供了机遇、搭建了平台,各校要深刻把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发挥思政课名师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为我省全面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