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的通知
教办高〔2023〕445号
各普通本科高校、有关军队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激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活力,我厅决定举办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郑州大学
协办单位: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二、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
三、大赛目标
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引导高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以一流教学打造一流课程,助力“四新”建设。
四、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五、参赛对象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参赛对象应满足以下条件: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为人师表,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2.普通本科高校(含军队院校)在职在岗教师,年龄在60周岁以下(1963年9月1日以后出生)。
3.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应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须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
4.鼓励高职称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参赛。各高校教研室主任和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应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原英才计划获得者,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以个人身份或团队主讲教师身份参赛的,不受学校申报名额限制。
5.鼓励青年教师以团队形式参赛。培养期内的省青年骨干教师,在国赛中获得名次的,视为获得省级及以上教科研奖励,在考核时予以认定。
6.每名教师或每个团队只能参加一个小组的比赛。
六、比赛分组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虚拟仿真等领域分组,设8个大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24个小组(如下):
第1组为新工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2组为新医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3组为新农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4组为新文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5组为基础课程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6组为课程思政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7组为产教融合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8组为虚拟仿真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鼓励先进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传感、绿色建材等,服务支撑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8条重点产业链相关专业类、课程群的教师积极参赛;鼓励未来技术学院、特色行业学院、重点现代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教师积极参赛。
按照国赛要求,鼓励数字经济(含区块链)、生物育种、智慧农业、智能医学工程、国际传播相关专业领域和耕读教育、全科医学、中医药经典、“理解当代中国”(外语专业)等相关课程的教师积极报名参赛。
第7组和第8组的名额、具体要求等另行通知。
七、赛程安排
比赛分为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
(一)校级初赛(2月中旬以前)
各高校自主组织校级比赛,自行决定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要采取措施鼓励推动全体教师特别是高职称教师、高层次人才积极参加比赛。
(二)省级复赛(3月下旬)
在校级初赛基础上,实行限额申报,各高校要按限额择优推荐(附件1)。原则上,公办高校(含军队院校)推荐参加省级复赛的主讲教师,副高及以上职称总人数不少于学校推荐教师总数的50%,民办高校可适当放宽比例。
省级复赛阶段采取网络评审方式进行,评审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评审标准见附件2。
省级复赛满分6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成绩占20分。
1.参赛教师提交材料
(1)申报书
参赛教师通过省赛报名系统(网址:https://nticct.cahe.edu.cn)提交材料,申报书样式见附件3-1,提交后原则上不得修改。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3-2。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3。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
以上材料需上传省赛评审系统(网址:https://nticct.cahe.edu.cn),上传材料上中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及院系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军队院校参赛信息需进行脱密及脱敏处理。
根据网评成绩由高到低排名,不超过30%的参赛教师(团队)进入省级决赛。
2.各高校提交材料
(1)推荐参加省级复赛的教师(团队)名单汇总表(加盖学校公章)(附件4)。
(2)校赛工作总结。校赛工作总结应以正式公文形式报送,总结中包括但不限于校赛基本情况,校赛规模与特点(学校专任教师数、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数、校赛参赛教师人数、组织情况),校赛举办的效果与亮点,校赛选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等内容。
以上材料纸质版请以EMS方式寄送承办校,电子版请于2024年3月15日前在国赛官方网站(https://nticct.cahe.edu.cn)填报。
(三)省级决赛(4月上旬)
省级决赛阶段采取现场评审方式进行,评审内容主要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及提问交流。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评审专家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现场评审满分40分。省级决赛软硬件环境见附件5。
(四)计分及推荐国赛方法
最终总得分为网络评审成绩与现场评审成绩之和,第1组至第5组根据国赛名额分配按照各组参赛人员比例取前16名、第6组前2名教师(团队)推荐国赛。第7组推荐名额和具体要求根据国赛补充通知另行决定。
八、大赛奖励
设置个人(团队)奖和优秀组织奖,省教育厅将对省赛获奖个人(团队)和单位发文表彰。
1.个人(团队)奖。按省级复赛参赛教师(团队)数的10%、25%、35%左右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对特等奖获得者,由大赛赞助方颁发奖品。
2.优秀组织奖。对大赛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大赛成绩突出、影响效果明显的组织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对获奖教师(团队),我厅将在高层次人才遴选、省教学名师、省级教改项目立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九、工作要求
各高校要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作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发挥好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夯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为一线教师提供交流提高、展示风采的平台。要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为教师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并对参赛内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性进行把关。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获奖教师(团队)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将比赛获奖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十、联系方式
1.省教育厅高教处(大赛组委会)
联 系 人:陈庆峰
联系电话:0371-69691855
2.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联 系 人:杨颖超
联系电话:18530863277
2.郑州大学(承办校)
联 系 人:王帅、司晨哲
联系电话:0371-67781092
电子邮箱:jwws@zzu.edu.cn
EMS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综合管理中心225房间
3.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网评技术支持)
省赛官方网站:https://nticct.cahe.edu.cn/
网站功能为发布大赛公告及新闻、参赛学校及教师网上报名、专家网络评审等。
联 系 人:代亚鸽、王凤超
联系电话:18538053893、18625589229
4.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大赛赞助方)
联 系 人:宋红培
联系电话:18569968892
5.大赛工作QQ群
群号:824141048
请每校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2023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