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基地”走向“课程基地”高峰的案例解析

发布时间: 2023-12-05 15:40【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升我省普通高中办学品质和育人水平,2022年9月28日至29日,河南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暨省级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郑州举行。


  在交流分享、专家报告环节,省内外多位专家、校长针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从“学科基地”走向“课程基地”高峰


  史品南: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河南省督学,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八届理事。


  今天,我结合江苏省从“学科基地”走向“课程基地”高峰的改革进程,交流汇报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常州中学”)从“学科课程基地”走向跨学科“大课程基地”高峰项目的探索与思考。


“学科课程基地”建设


  是什么?——概念


  “学科课程基地”这个新生事物,有人认为它是学科活动场所、展示教学成果的地方。因此,如何界定课程基地的内涵与特质,对于推进课程基地建设,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至关重要。


  “学科课程基地”的概念包含三个层面:


  首先是基地。词源意义上的基地是指开展某种活动的基础性场所,是某种活动的集中性支撑点。其显著特征是实施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阵地所在,它可以是传统的教室、实验室、功能室,也可以是其他样态。


  其次是课程的基地,即实施某学科课程的基地。课程建设是基地的核心所在。就是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把课程相关的软硬件资源要素进行统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的课程选择,以实现在非基地难以实现的学科教学目标。


  再次是学科的课程基地。即是以某一学科为主体并服务于该学科建立起来的,是为完成学科教育任务而设立的具有更丰富更优质资源的场所。并期待这个学科在国家规定的基本教育任务方面完成得更为出色、更有质量,成为其他学科的示范。


  为什么?——原因


  学科教学的底层逻辑是课程建设。自2011年开始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是江苏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促使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因此,推进课程基地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课程理解力和执行力,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需要。具体而言,是赋予部分学校有条件的学科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构更多更好的资源,实施好学科课程标准、完成好学科教育任务,为其他学科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完成学科教育任务树立示范和典型。



  怎么样?——样态


  课程基地建设应着眼于课程建设,落实到基地环境建设,目标在学生成长。鉴于课程基地建设是课程改革深化的产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水平,但各校因其历史传统、办学条件的不同,课程基地应是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其基本要素包括:


  1.学科课程资源统整样板。课程基地建设中课程是核心、课程资源是保障。应将相应学科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并把课程、教学、环境、技术等资源要素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和实施水平,为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同类型课程建设提供示范。


  2.教学方式变革的试验场。课程基地建设就是要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通过更多的学生主体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如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研究体验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等,促进学生创新学习、深度学习、有意义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品质。


  3.核心素养落地的先行者。如何促进学生充分、主动而有个性地发展,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的品行习惯,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基地建设的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看,课程基地应该成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先行者。


  4.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田。基地建设要有开放的视野,要坚持主体性、发展性、实践性和未来性原则,以生为本,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帮助学生开发潜能,进而造就一批兴趣得到发展并成为特长的学生,这是该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与标志。


  5.教育技术创新的大平台。课程基地建设应是“高科技”的,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技术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让数字技术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底层支撑,从而推进智慧化的教学、智慧化的科研、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及智慧化的服务等。


  怎么建?——创建


  课程基地建设如何科学规划、有效实施呢?以常州中学“学科课程基地”为例:


  我校先后成功创建了“江苏省高中生物课程基地”和“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基地”,并分别于2013年、2017年获 “江苏省优秀课程基地”称号,其课改经验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省生物课程基地。2011年,我校“高中生物课程基地”成为首批省级课程基地,建成了以“让生命灵动”为理念,大胆提出以“实验作为学习方式”“以实验统整高中生物教学”,构建了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进实验室,在实验中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我校“生物课程基地”自2015年开始,连续5年承担全省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在全省起到了辐射引领作用,被省课程基地专家组誉为“全省课程基地建设的标杆!”


  省数学课程基地。2015年我校又成功申报了省级课程基地。我校数学课程基地以“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为理念,以“一体二翼三突破”为基地内容,整体架构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营造生态化学习环境,包括:智慧阅读中心、数学建模中心、探究实验中心、课堂诊断中心等四大功能室,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自主选择的学习机会,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说一:常州中学生物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流程


  1.组织研讨,明确基地建设方向。各级部门围绕课程基地建设进行了多次研讨,包括:组内研讨、学校研讨、上级行政研讨等。


  2.优化设计,完善课程基地规划。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是思考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课程,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课程,怎样构建课程体系等问题。为此学校慎之又慎,反复推敲,制定出《江苏省高中生物课程基地建设规划》。



  3.开源节流,落实建设配套资金。课程基地要实现课程的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的相结合,其建设过程必然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复杂工程,必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后盾。市财政按依照政策进行投入200万资金,教育局及学校对应自筹配套300多万。同时学校还开源节流,向社会融资及缩减其它经费,优先确保基地建设资金需求。


  4.协调配合,落实场馆设备建设。高中生物课程基地建设是一项首创的工程,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借鉴。为此,我们一方面积极向有关专家领导请教实验室分配以及相关仪器技术参数;另一方面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各方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落实基地的相关软硬件建设。



  5.深挖细究,建构教学展现模型。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为此,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组织教研组教师与相关课程研究专家对高中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细分,结合我校学生学习能力基础,建构大量的实验模型、模拟实验、微视频等,为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扶梯搭台。


  6.技术推动,搭建互动学习平台。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应用于课程基地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设计了课程基地网站平台的栏目和技术要求,并与全国多个教育技术公司进行交流洽谈,开发建设课程基地互动平台,并不断充实平台素材,应用于教学。


  7.优化补缺,统整多元课程资源。课程基地课程是核心,课程资源是保障。如何有效实施国家课程,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在尊重差异、关注差异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按照学生参与程度和实验技能要求程度,构建了高中生物实验分级体系模型、摸索实验教学与研究的模式、构建高中生物过程性评价体系等。



  8.科研创新,开展实践研究活动。课程基地的目标在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关键在于对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此,我校不断进行课程实施的尝试与摸索,具体包括:(1)启用基地实验室;(2)成立创新实践团队;(3)开展实践研究活动等。


  9.辐射影响,带动区域课程发展。“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要形成学科的特色、学校的亮点,更重要的是要能影响一大批学校和学科反思教育教学,带动和引领更大范围教师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在我们进行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先行先为与分享共享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外开放。


  例说二:常州中学生物课程基地建设重点工作


  1.学生均衡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如何在教材基础上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索的全新的生物课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统整了我校的生物课程,构建了全新的课程方案,该课程方案还被编入《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生物卷》中,获得了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选择性学习体系。


  2.学生长远发展的实验体系建设。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在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以实验体系的优化为核心项目构建了高中生物实验分级体系。结合《必修1》教材中实验众多的特点,对教材实验进行二次重组、整合开发。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一方面增加相关小实验,比如种子的燃烧等;另一方面我们将大型组合式实验拆分为一个个小实验。因此重组后课程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数由国家课程中的12个增加为19个,这样的改变让实验真正融入每一节课堂中。


  3.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建设。


  (1)细化过程性评价。按照不同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包括学习表现和任务完成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记录表,为客观、公正对学生作出评定提供科学依据。


  (2)达成性评价。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按照课标要求,对同一学段内的学生的学业采取标准化分级测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了免试、免修方案;对后进的学生还能参加补试,给他们提供评价的双重机会。



问题与反思


  1.学科本位:没走出原有“学科课程基地”及设施资源开发利用各自为政、相对封闭的状况,没能有效地实现跨学科的互动与资源融合,因而仍没能突破学科壁垒和管理壁垒。


  2.重硬件,轻内涵:很多课程基地建设中偏重硬件投入,偏废了学科内涵建设,甚至有的“基地”异化为单纯的学科发展史馆、学科实验室、学科设施设备陈列馆或展览馆,而忽略了学科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学生的特色成长等。


  3.穿新鞋,走老路:即“基地”与教学两张皮现象。受制于应试教育下知识本位、分数本位的惯性,没有把“基地”作为撬动学科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杠杆。


“课程基地高峰”建设


  为什么?——原因


  上述“学科课程基地”建设中突显出来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实现从“学科本位”,到跨学科的“课程融合”,从“高原”到“高峰”的升级。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加入了新课改。“三新”背景下,需要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不断优化、不断创新。为此,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开展“课程基地高峰”项目学校建设试点。


  是什么?——概念


  “课程基地高峰”项目是要带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思想高峰、课程高峰、装备高峰、人才高峰、学校高峰的深度建设,即“五大高峰”。“课程基地高峰”具体呈现何种样态未知。


  怎么建?——创建


  “摸着石头过河”。(以常州中学“课程基地高峰”项目为例)


  我校基于江苏省“高中生物课程基地”和“高中数学课程基地”的创建,对生物与数学学科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转变起到了孵化器作用。在借鉴原有课程基地建设经验基础上,引发了我校从“学科课程基地”走向跨学科的“大课程基地”项目建设的思考。


  2018年5月我校《大基地、大课程》项目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首批(4所,排名第一)课程基地高峰项目。2020年12月我校《大基地、大课程》结项,被评定为省课程基地建设优秀项目。“三新”背景下,《大基地、大课程》高峰项目的创建是对传统学校形态的一次变革,对未来学校样态的一种探索,对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回应。


  以常州中学《大基地,大课程》课程基地高峰项目建设为例:


“大基地,大课程”


常州中学课程基地高峰建设方案


  一、创建目标


  我校《大基地,大课程》项目,以“一室四中心”为基本框架,以跨学科的课程融合为显著特征,以育人性、选择性、融合性、未来性为构建原则,旨在通过“办学场景和课程体系重塑”,“学习流程再造”,用“课程超越课堂”的视角,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者置于中心,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突破课程、学科、行政班、年级段、学习时空等边界,进而在转变育人方式、办学模式、学习方式,以及创新教学制度、学业评价上形成了典型范式,努力实现“基地即学校、课程即生活、学习即创造”的学校新样态,为探索未来学校的办学样态提供一个可推广、可发展、可创造的实践样本。


  二、基本框架


  我校《大基地,大课程》项目的基本架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室四中心”组成的。


  1.“一室”即原有行政班教室升级改造而成的学习室。与原来的教室相比,学习室的功能更全、资源更丰富、科技感更高、适用性更多、开放度更广,这样学生每天可以在不同学习室和研学中心功能室之间流动。


  2.“四中心”即人文研学中心、科技研学中心、体艺研学中心、国际研学中心。各中心内建成各种功能室,并成立4个研学中心教师合作体,全面负责各研学中心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估及资源环境建设。


  三、创建标准


  我校《大基地,大课程》项目建设以“三大一高”为标准,即:大基地、大课程、大学习和高科技。



  1.“大基地”:指通过整合“智慧云校园”平台与“一室四中心”的课程资源、人力资源、数字技术、环境设施等软硬件资源,以学科联动为特征,实现跨学科的互动与资源融合,打破管理壁垒和学科壁垒,形成“大基地”的规模效应。


  2.“大课程”:指依托“四大研学中心”,以“课程融合”的理念实现学科为基点的学科内融合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超越学科的主题融合课程,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大课程”系统。


  3.“大学习”:指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支持,使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即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适切的地方学习适切的内容,从而突破传统意义上学习时空的限制,进而转变学校的办学形态。


  4.“高科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基地、大课程》建设,其技术目标是构建一个智能、灵活、运转高效的云校园系统,改变校园信息化应用的交互方式,从而推进智慧化的教学、智慧化的科研、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以及智慧化的服务等。


  四、内涵特质


  我校《大基地,大课程》项目以跨学科的“课程融合”为显著特征,以主题项目为抓手,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为支撑,实现了让课程在项目中生长。其内涵特质:融合、项目和技术。


  1.融合。主要指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基于学科融合和跨学科融合,促发各学科知识之间有意义的关联,透过学科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超越学科间的各种限制。同时,“大课程基地”建设又与学校的育人理念融合、与育人目标融合、与育人措施融合、与技术手段融合、与校内外资源融合等。


  2.项目。是指课程形态的变革。力图从程序性课程向项目型课程发展,以主题项目学习的方式推进学科的互动与知识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有层次的、立体多元的课程选择,给“研修课程”搭建起支架。其中,主题项目学习可以是跨科、跨班、混年级的,可以是多主体参与的,突破了原有的学习时空,唤醒学习者兴趣,助力学习者个性特长发展。


  3.技术。是指让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数字技术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底层支撑。通过开发“智慧云校园”、“数字化教室”、“数字化交互系统”、云课堂、云直播,以及运用人工智能的VR/AR技术等手段,增强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和情境性,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搭建学生深度学习和创新学习的信息化平台。


  五、课程模式


  我校《大基地,大课程》项目以“课程融合”的方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科课程,又超越学科课程,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大课程”系统,重塑了学校课程的整体形态。我校“大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大类:



  Ⅰ类“必修课程”:是新课标下国家课程中的各学科“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旨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习内容。


  Ⅱ类“研修课程”:是新课标下国家课程中的各学科“选修模块”和校本课程,旨在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包括:以学科为基点的学科内融合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超越学科的主题融合课程。


  1.学科内融合课程。主要以学科为基点,关注本学科的课程内容。同册教材内容的重构是“横向融合”,跨年级教材相关联的内容重构是“纵向融合”,这类课程指向学科素养的培养,由学科教师负责实施。


  2.跨学科融合课程。主要以某一学习内容为切入点进行多学科统整。不同学科用不同的学科方式表达,聚焦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比较松散自由,由各“研学中心教师合作体”负责实施。


  3.超越学科的主题融合课程。主要以某一种综合学习主题为切入点,可以是跨科、跨班、混年级的,教学中不同学科教师合作上课,用不同学科的表达方式聚焦于同一教学主题,聚焦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由教师共同上课,也可以是多主体参与的。如:“中华传统文化”课程、STEAM课程等。


  六、评价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充分主动而有个性的发展,发掘学习潜能,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此相适应,“为生命成长而评价”成为《大基地、大课程》项目评价机制的核心追求。我校构建了基于生命成长的,面向学生全体、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机制,具体包括:


  1.学分制管理。我校学生高中毕业学分必须达到“必修课程”130学分(必修88+选择性必修42),“研修课程”14学分,共144学分。并增设特长类学生研修学分。


  2.项目制量化。我校每一位学生3年高中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完成“8个100%”的项目量化研修任务。即:100%的学生做100小时义工服务、100%的学生阅读100本中外名著、100%的学生完成100个自主实验、100%的学生完成1项科创类作品、100%的学生参与1次才艺类表演、100%的学生参与1项小课题研究、100%的学生参与1个项目或社团、100%的学生学会游泳等。


  3.制度化支持。多年来,我们坚持建立完善并实施相关制度,有导师制、学长制、合作制、免修制、自管制等,这些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习成长,也让评价记录下他们学会学习、体验成长和深度对话的过程。


  4.特色化展评。就是以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如生涯规划展评、杰出学生评选、社团考评制等,撬动学生生命持续成长,凸显评价的过程性与发展性。


  七、项目成效


  我校《大基地,大课程》项目以“多维融通、整体构建、综合育人”为策略,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与融合性,注重教学的个性化与选择性,突显校园生活的丰富性与育人性,关注学生发展的未来性与可能性,实现了“大课程、大基地、大学习、高科技平台”四位一体、相互贯通,实现了基地、课程、学习、技术的整合融通,重塑了学校场景、再造了学习流程、优化了校园生态,一个“基地即学校、课程即生活、学习即创造”办学新样态基本形成。


  1.重塑学校场景。即建设“大基地”,升级“高科技”平台。通过整合智慧云校园与“四大研学中心”的课程、人力、技术与环境等软硬件资源,实现跨学科的资源互动与融合,年级组、教研组、行政班的管理教学功能都在“研学中心”交集,使其成为课程开发、教学科研、实验活动和学生成长的中心,形成了“大基地”的规模效应,使其成为学校“课程开发中心、教育科研中心、资源技术中心、实验活动中心、学习成长中心”等。






  2.再造学习流程。即开发“大课程”,实现“大学习”。我校以“课程融合”的方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基于学科课程,又超越学科课程, 促发各学科知识间的融合与意义关联,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大课程”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有层次的、立体多元的课程选择。以此突破传统意义上教学时空边界,打破学科壁垒,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支持,进而以“大学习”方式实现学习形态的转型变革。包括:重构物理空间的跨界学习;重组课程内容的融合学习;基于主题项目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撑的泛在学习等,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进一步走向了自主、自律和自由的更高境界。



  3.优化校园生态。“学生乐观进取、生活健康向上、校园生机勃勃、师生存在感强。”这是我校一直以来对生命成长的承诺和追求。为此,学校依托“大基地、大课程”平台,以和谐校园文化为灵魂,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渲染着浓烈的文化色彩,散发出文化气息;让学校的每人、每事、每制都浸润着深深的文化意蕴,张弛着文化力量。一方面,我校多元校本课程、多彩的社团、系列化主题仪式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丰盈了学生高中三年的成长体验。另一方面,以物赋魂,以文化人,美化了校园环境,舒展了师生生命活力,把校园建设成为最适宜学生成长的生态系统,校园成了生命成长的乐园。







  八、示范引领


  我校依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和“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等,积极承担重任,服务区域教育,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1.承担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交办的教育接待、培训和研讨活动。我校一直以来积极承担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培训会议,每年来我校的国内外教育考察团约30多次,接待省内外兄弟学校来访上千人次。


  2.建立与相关帮扶学校、薄弱高中对口交流机制。我校通过形式多样的集团化办学方式,如:结对帮扶、合作办班、城乡结对、一体化管理等,形成教育集团。目前省常中教育集团规模达到9个。


  3.利用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平台辐射引领。我校有一批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如:“史品南名校长培养基地”“汪明江苏省名师工作室”“曹文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16个“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等,在市、省乃至全国颇有影响力。



  最后,让我们一起展望教育的明天:


  1.回归教育的本真,追求心中理想的教育。


  我认为:好学校、好教育不复杂。不需要复杂,也不应该复杂。因此,教育必须回归本真,要从过去异化的状态中走出来,从“关注分数”到“关注人”,要把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提升生命作为基本追求。一所真正的“高品质高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笑容更加灿烂”。


  2.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当下,沉重的学业负担剥夺了学生大量的学习乐趣和成长空间。如何在确保学业质量前提下优化学习体验,已成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我一直有着这样的梦想:让学生每天多笑半小时;让学生每天多睡半小时;每班每年少一个戴眼镜的人。因此,我们普通高中必须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号召,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真正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关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直面教育改革新问题,努力做最适合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是以生为本的教育,就是要发现差异、尊重个性,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存在感与获得感。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伴随着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我们必须直面教育改革新问题,努力做最适合的教育!我认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来源: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