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心理育人见实效 健康心态共培育
近年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工作要求,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通过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增强心理危机预防等多项措施,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心态,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课程精品化,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通过“公共必修课+选修课+辅修课”的形式,规范课程设置,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盖。组织编写、修订示范教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线上线下、案例教学、情境体验、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形成“理论教学+体验教学+行动参与”的多元教学模式,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方法、信息素养和思政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培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活动广泛化,进一步加深工作吸引力。调研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开展集趣味性和知识性、独立性和合作性于一体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探索体验式、情景化的活动形式,重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着眼校级层面心理实践活动的普适性和大众性,历年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开展“5·25”“10·10”心理宣传月等活动,年均超过五万人次参与,在学生群体中取得了良好反响。着眼学院层面的能动性和分众化,鼓励学院结合专业特长和学生特点,开展“一院一品”心理实践活动,如农牧工程学院开展“树叶与我的心事”、学前与艺术学院开展“我的心情涂鸦”、体育学院开展“趣味心理运动会”等,让活动更接地气、更有亲切感,推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深走实。探索“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由讲座、分享会等传统活动向线上新型活动转变,如举办“线上心理科普小讲堂”“心理知识竞猜打卡”等,推动实践活动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增强心理实践活动的吸引力。
咨询服务专业化,进一步增强工作针对性。构建完善的教育与咨询、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咨询服务体系。通过体系推动心理咨询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强化制度基础,提升服务质量。梳理新形势下心理咨询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在法定范围内开展专业心理咨询工作,推进咨询预约、接待、过程记录等环节标准化建设,定期开展个案研讨和督导活动。建设心理咨询预约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推进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实施分类引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学生,精准施策,因材施教。适时推出适应期心理指导、迷茫期心理引导、择业期心理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
危机预防协同化,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性。构建心理危机防线。以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帮扶体系为基础,与校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签约合作,形成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初步实现了心理危机干预衔接、项目共建。新生心理普查实现全覆盖,并在大二、大三阶段实施复测,不断更新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建立专职咨询师联系学院制度。定期走访二级学院,及时关注心理帮扶对象,指导学院开展预防和干预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建设。配齐建强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定期开展学习培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配备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加强家校互动。开设家长学校,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构筑亲子互动平台、家长互助平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强化家校育人合力。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