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大学:“五个融合”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推进全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全方位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9月20日—22日举办2023年全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辅导员论坛。

  会上,12所高校的发言代表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背景下,“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如何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三个主题进行经验分享。今天,和思语一起看信阳师范大学的典型经验做法。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背景下,信阳师范大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做好学生心理疏导方面,做了尝试与探索,提出了“五个融合”的工作思路:

  一是做好学生党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一站式”学生社区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将党支部搬到社区楼宇,让党支部和学生党员服务到社区,充分发挥党建活动和学生党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中的积极作用,把高质量党建成效向学生社区延伸拓展。

  二是做好学生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通过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是做好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融合。通过搭建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形成育人合力。

  四是做好辅导员与宿管人员育人管理的融合。建立“社区辅导员—宿管人员”社区工作组联动机制,广泛开展宿舍走访、谈心谈话、社区文化建设及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

  五是做好辅导员工作室与学生社区的融合。“一站式”学生社区给辅导员工作室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通过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辅导员工作室,有效指导社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

  此外,信阳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也有如下特色做法:传统的心理疏导,在学院层面主要通过宿舍心理观察员、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来发现心理问题和进行心理疏导,若学院解决不了,将送到心理中心做心理咨询;若心理中心解决不了,将可能转介到专业的心理医院进行心理治疗。

  将学生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后,信阳师范大学更加注重运用学生活动所带来的团体动力,通过团体的动力来影响团体中的每位成员和促进每位成员的心理发展,在学生心理问题爆发之前,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进行心理问题的疏导。“一站式”学生社区汇聚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的学生,通过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学生活动,这里面的团体动力及其带来的作用可能更强。在具体的学生活动上,在整个社区层面,学校可以开展社区风采大赛、心理情景剧大赛、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在宿舍层面,可以开展宿舍风采大赛等。信阳师范大学也通过这些学生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改善了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