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心“问题!看看主题论坛有哪些“干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切实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5月16日—19日举办2023年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
4场主题论坛、8位点评专家、16位发言嘉宾。论坛主题紧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与痛点。发言学员与点评专家交流经验、共促提升。有主题、有点评、有交流。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与洗礼。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体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学习之旅、
心理危机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发言代表
河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李永鑫
李永鑫指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危机识别与预警干预工作,一定要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四级识别与预警干预体系,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学部)、班级与宿舍四级体系。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中枢,学院(部)是关键,班级是一线,宿舍是触角,要充分发挥各个层级的预防、干预与危机处理功能。同时,在该体系与模式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前置”“精准”与“协同”三个要点。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宝玲
王宝玲分享了安阳师范学院创新“123456”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即守牢“1”个底线: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夯实“2”个基础:普查摸排和快速反应;注重“3”个关键:盯住关键人、抓住关键点、做好关键事;抓好“4”级网络: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干预过程强调“5化”:发现工作超前化、防范工作网络化、疏导工作人性化、干预工作科学化、善后工作专业化;抓好“6”个平台:宣传、教育、活动、咨询、互助和干预六个工作平台,夯实基础,深化内涵,守牢安全稳定底线防线,不断推进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再上新水平。
洛阳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吕鹏
吕鹏结合洛阳师范学院心理危机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情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一是洛阳师范学院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三人”学生监护小组的人员构成、作用发挥机制和工作成效;二是在早期预警和危机干预两个部分中,洛阳师范学院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管理模式,五大体系建设情况;三是三条工作建议,即加强危机干预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置能力、健全家—校联动的心理危机工作模式。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红锋
李红锋介绍了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探索“医教结合”的工作模式:在校医院增设了精神心理门诊,与商丘市二院签署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合作协议,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危机处置、现场活动、课程教学、项目研究等工作,并完善了分类管理工作机制。从管理角度出发,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和工作预案,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心理健康分类管理的实施细则,及早将问题学生进行分类管理,防止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点评专家
河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赵国祥
赵国祥认为本次交流活动十分重要,意义重大,促进各高校心理健康建设。他赞扬分享的四所高校体系构建完整,运行中各有特色,各有成效。他指出,预警体系是防范源头,而源头教育是根本,从源头上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重视敏感重要环节,尤其是诊疗阶,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规范化进行治疗进程。注重理论上的研究“除防寻治扶”的逻辑体系理念,构建完整的该预诊疗逻辑体系。
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周亮
周亮首先赞扬了四所高校的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他指出,应当关注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言论,这样能更精准尽早发现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的问题,需要在全校范围内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文化,做到覆盖全校的每个人员。注重实践性工作,对创新的活动进行效果评价,有数据支撑。呼吁高校注重保护有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同学的隐私,要更广泛地发动同学,做更全面的宣传,最大程度上消除歧视。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发言代表
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余瑞玲
余瑞玲结合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分析了在高校开展家校协同工作的意义。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并给予家长需要的心理教育和帮助。要改变以往基于问题的家校沟通模式,向发展性的成长育人模式转变;改变家校遇到问题临时沟通、被动沟通的状况,向经常性的联接与沟通转变。南阳理工学院对家长的需求及意愿进行调查,并于今年开始评选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先进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介翔
介翔表示,河南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心理育人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引入家庭元素,发挥家长力量,从打造一个平台、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强化两支队伍、引导家长主动参与;明确三方责任、充分发挥家庭作用;强化四维联动、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开展五项活动,强化家校深度协同等五个方面,探索家校协作新机制、开拓心理育人新场域、构建心理教育新生态,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一二三四五”家校共育共促工作体系,为培养人格健全、乐观向上、健康成长的青年学生作出应有贡献。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程红梅
程红梅表示,在家校协同方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探索出了“三步五环一体”工作法,核心是“共、找、帮”。“共”先是共同,协同系书记、辅导员共同工作;后和家长共情,确定共同目标,守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找”,找到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能够帮助学生的家庭资源有哪些?“帮”,帮是落脚点,即尽学校之力,尽可能帮助学生及家长解决问题。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李敏
李敏在发言中指出,为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最大程度强化育人共识,学校要在入学、毕业、节日等关键节点开设家长讲堂,讲授家长“如何助力孩子过好大学生活”“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帮孩子做好职业规划”等内容,帮助家长建立对心理知识的基本认知,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同时,积极探索分级家委会和家长导师制,邀请有特长、有意愿的家长代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切实增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育人合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共建学生幸福成长的同心圆。
点评专家
河南大学教授王瑶
王瑶首先阐述近年来心理辅导工作难度上升的原因,接着对各大高校的工作亮点进行肯定,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她指出,家长的不理解是造成学校难以实施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原因,各单位在进行家长教育帮扶、打造网络家校互动环境、增强家校联系互动等方面的努力与尝试是促进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健全与完善的关键,以学生为教育主体、让学生自我成长的教育理念是该机制的工作重心。最后她呼吁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中,给予孩子更多来自家庭的支持。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范晓玲
范晓玲肯定各大高校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路上的探索与努力。她指出,目前大学生心理成熟度较低、心理健康教育匮乏的问题,这根本上是由于家长观念的缺乏,因此要尽早改变以往观念,在家长群体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做到心理生理双健康。她认为,可以通过试点工作多多了解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此来提高家校协同配合度。最后,她呼吁各大高校对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经验进行整合分享,让更多学校贯彻并实施该教育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发言代表
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慧瀛
刘慧瀛介绍了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31人,其中博士学位26人,硕士学位5人。她指出,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坚持以生为本,以提升队伍心理咨询专业胜任力为导向,用心、用力、用情培养管理这支队伍:一是坚持以学促长,提升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技术与能力;二是坚持以督促学,增强心理咨询的专业胜任力;三是坚持伦理为要,加强心理咨询过程规范性;四是坚持科学研究,提高心理咨询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坚持人文关怀,为心理咨询提供课酬保障。这支队伍长期坚持一线为学生提供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服务,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专业铸就学生安全铠甲,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强大智力保障。
安阳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吴青枝
吴青枝围绕“专业·专心·专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主题,讲述安阳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强化机制、全员育人、专业服务”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打造全面、精准、高效心理育人模式,推进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她从建章立制,保障队伍规范建设;组建团队,配强专业工作队伍;强化培训,夯实队伍业务能力;整合资源,提升督导工作效能四个方面,分享了安阳工学院着力建设心理育人队伍,精准高效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河南警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王纳新
王纳新指出,河南警察学院始终坚持系统性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念好“统”字诀,筑牢队伍建设压舱石;二是念好“训”字诀,用足队伍建设工具箱;三是念好“引”字诀,画好队伍建设同心圆;四是念好“新”字诀,按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快车键。目前,学校面向公安基层的“砺剑”心理送教服务团队已经在全省公安系统形成受欢迎、叫得响的特色品牌;由60名基层公安业务骨干组成的九个特色云端工作室,为师生疫情心理服务注入强劲力量,形成了“内+外”“线上+线下”的强劲组合,锻造了一支有着蓬勃生机和活力的心理服务专业队伍。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高文天
高文天围绕“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理育人成效”主题,介绍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人员构成,并从“夯实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加强队伍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双向融合,切实提升育人成效”四个方面分享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点评专家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建国
张建国肯定和总结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指出各大高校在该过程中的共性: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注重制度建设以及软硬件建设、注重专业提升、整体效果不错。他对各大高校之后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提出“四注重”和“三结合”的要求:注重氛围营造,让思维、行动自觉;注重专业提升,让思想、行动自信;注重触觉衍生,让思想、行为自警;注重待遇保障,让思想、行为自豪;努力做到专职主导和兼职主动相结合;做到关键点和平时面相结合;做到专业性培训和大众化受训相结合。
深圳市康宁医院教授张迎黎
张迎黎指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点是保证队伍稳定,稳定来源于在岗成就感,而岗位待遇提升与成功进行危机干预能够给队员带来成就感。同时,她提出队伍的领导者需要通过纵向向上强调个人作出的贡献、横向打通资源为队员做好保障的方式促使人才留任,促进队伍成长。最后,她呼吁各高校心理工作者提升自身知识储备、调整个人心态以面对一直存在的工作危机。
二级心理辅导站
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发挥
发言代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宋凯果
宋凯果介绍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充分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专业化制度平台体系,强化支撑保障;构建多元化协同工作体系,凝聚育人合力;构建系统化预防干预体系,筑牢安全防线,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白圣豪
白圣豪表示,洛阳理工学院秉承育人为本,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坚持“以文化人、润心育人”,深入推行“全人健康观念和辅导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五级心理预警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她从以评促建,推进二级心理辅导站场地建设;以培促能,提升学院师生团队专业胜任力;分级管理,做好心理辅导与危机预警工作;关注需求,构建积极心理实践育人模式;注重培育,打造二级心理辅导站特色品牌五个方面分享了学校扎实推进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广泛开展二级心理辅导站品牌创建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黄淮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张水成
张水成围绕主题,介绍了黄淮学院树立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主体责任的实践路径,形成学校统筹,层级推进,基层发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规范建设标准,畅通运行机制,强化工作保障,激活基层工作动能;聚焦五育融合、常态化预防、精准化干预、家校医联动等,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服务站的工作主动性不断激发,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发挥作用更加凸显,心理育人实效全面提升。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樊红燕
樊红燕指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以“心理活动吧”为切入点深耕细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服务学生。学校在宿舍楼分别设置了“米多艺术吧”“飞扬音乐吧”“璨哥帮吧”“大冰减压吧”“老樊聊吧”“成长乐吧”“沙游玩吧”七个特色心理活动吧,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团体辅导和朋辈帮扶,开设健康小课堂、心理活动沙龙、悦聊座谈等,为同学提供疏导放松、交流分享平台,帮助他们互助互持共同成长。
点评专家
新乡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雒保军
雒保军以清晰明了的语言总结了四所高校的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特色和长处。他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一个学生拥有完好的状态进而成人成才,首先,要做到身心健康,这也是二级心理辅导站存在的意义和它所必须发挥的作用。其次,他表明要解决大多高校存在的学生多,心理辅导人员少的问题,单靠校方不可实现,须全员动起来,尤其是二级辅导站要发挥它于学生而言接地气,机会更多等特点,以学生需求为基础,起到引领和辅导作用。
中南大学教授唐海波
唐海波从“心理辅导站队伍怎么建设、如何解决师生比、心理老师职称、心理工作的实效性”四个问题展开讲述,他指出,队伍应做到“医校结合”,即精神科医师进校,进而缓解心理老师的咨询压力;其次,辅导站应以学生需求为本,学会变通,探索方法;然后,学校应提高对心理老师职称的高度重视,解决其根本的要求;最后,以解决实际问题须学会思考和改进问题,并鼓励各大高校应提高二级心理辅导站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实效性和积极性。
此次培训,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要时刻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