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引起强烈反响的第二期直播课,4位主讲教师是这样备课的(内附授课视频)
1月10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越团结豫有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第二场直播。全省各高校结合要求,积极组织师生在线观看,大家深入学习,热烈讨论。
4位主讲教师进行了以“思政微课: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为主题的思政课讲授,他们是如何备课的?他们又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呢?
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刘红
《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艰难篇》主题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新年贺词中指出:“过去的一年,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在“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艰难篇”的备课中,我一直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从大历史视角呈现国家发展的“艰难”、如何从小个体境遇体现普通人的“艰辛”。2022年我们在煎熬中忍耐、痛苦中前行的,“艰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困境中的态度则决定了逆境中的状态,“艰难”中内蕴的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积极乐观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支撑。
“艰难篇”的讲述中,我通过“观世界之动荡”“看中国之挑战”两个层面展现了迎难而上的勇气、决心在众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的魄力。通过“察个人之艰辛”,以老师、家长、学生、医护人员等为例呈现了疫情时代不同群体的境遇与艰辛,由此印证了个体命运与家国图景的高度同构及命运与共。
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我以回望“艰难”的2022开篇,呈现了中国人面对逆境的咬牙“坚持”与竭力“坚守”,解读了迎难而上的“坚韧”品质。四个篇章以小切口、多视角说明了一切的坚持、付出都会积淀为前行的力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谢向波
《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坚持篇》主题思政课
此次活动形式非常新颖,我们5位老师要围绕一个主题“思政微课: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进行讲述,这就涉及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丰富的内容?如何既能做到逻辑上的合理性,同时又能避免内容方面的重复性?如何“接地气”地将理论“讲活”,引起学生共鸣,真正让学生愿意听、愿意信、愿意行?为了保障内容的高质量,我们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的带领下,多次集体备课,确定每一个分主题,查找教学资料,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将本次活动主题更好呈现。所以,本次活动凝结了团队老师的集体智慧。
本次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思政课不但理论要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表现形式也很重要,一堂好的思政课既能在课堂上焕发活力,放置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能动起来、活起来。“动起来”有更多可选项,比如本次将可观、可感的思政元素,通过新颖的形式呈现,可以使学生在听的时候获得“深感触”,这样理论就更能入脑入心。
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既可以在小事琐事中涵养担当的品质,也应当在大事难事中彰显担当的气概。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希望我们的青年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和人民中发光。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家涛
《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坚守篇》主题思政课
新年伊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了“越团结豫有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和刘红、谢向波、范会平四位老师,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的带领下,参与到“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主题思政课活动。接到任务后,张梅院长与我们进行了多次的线上沟通,最终确定了“艰难”“坚持”“坚守”“坚韧”四个主题,而我负责其中的“坚守”篇。
在准备录制素材的过程中,我一次次被感动,一次次被震撼。回望过去的2022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这都是令人难忘,必将铭刻在我们记忆之中的一年。这一年,神舟飞天、航母下水、冬奥会成功举办、C919顺利交付,这些非凡的成就振奋人心;这一年,新冠疫情汹涌、重庆山火肆虐,这些惨痛的灾难又让人为之悲伤。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些耀眼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坚守;我们要看到,在抵御灾难的前线,是无数平凡英雄的咬牙坚持。
有人说,人生的惊喜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熬过今天,明天的生活会回馈你什么。有些人,被苦难压得痛哭,哭完抹干眼泪,依然无畏前行;有些人,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面对人生,依然面带笑容。2022年,我们看到很多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是坚毅者跌倒爬起,是乐观者永远无畏!
再见,2022!
你好,2023!
郑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范会平
《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坚韧篇》主题思政课
“越团结豫有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全省的大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此次活动,带给我很多的收获和很深的思考:
齐心协力,团结奋进。接到任务,主讲团队的五位老师,共同研磨思政微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呈现方式。为了呈现出精彩的一堂思政课,克服身体不适,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制作微课视频,虽每人仅有15分钟的视频,但背后凝结着很多人的心血和付出,体现着团结的力量。
深刻理解,诠释坚韧。回顾2022年,分别以北京冬奥、中国航天、抗击疫情、党的二十大等为切入点,体现出坚韧是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是坚定信念,不懈奋斗;是坚忍不拔,团结奋斗。我们虽历经考验,却从不畏惧,体现着坚韧的力量。
生逢盛世,不负时代。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在努力用辛勤与智慧拼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相信: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时间从不辜负你我的每一份努力。
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和亲身经历,深刻阐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的精神内涵,切实增强个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展示新一代青少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结合新时代大思政育人主题,上好假期思政大课,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感召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各地各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能力,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