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第五讲 、第六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3-01-06 10:27【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1月10日下午,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承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系列学习活动(第五讲、第六讲)顺利举办。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与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社科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宣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高校思政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指委委员辛向阳应邀作主题报告。两场报告会分别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禄德安与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戎华刚主持。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第五讲 、第六讲)成功举办


  陈曙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若干亮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为主题,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观点、新论断、新内涵进行系统深入地阐释。陈曙光在报告中以理论解读和实践举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内容体系和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对象、结合方法、结合意义、结合成果;“六个坚持”的内涵意蕴、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这一重大论断背后蕴含的理论飞跃条件、理论飞跃检验标准、理论飞跃核心力量等重要问题。


  陈曙光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思政课教师必须学通、弄懂、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背后的深刻道理,深刻领会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战略,努力把报告精神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第五讲 、第六讲)成功举办


  辛向阳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题,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两个结合”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四个方面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系统化的解读,深入阐述了理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基本逻辑。


  辛向阳指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做到四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行在坚定的科学信仰、行在强大的世界观、行在系统的方法论。二是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国共产党人对四个“三大规律”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五个规律性认识上、行在实事求是和改革创新的方法论上、行在伟大建党精神上。三是讲清楚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实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四是讲清楚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第五讲 、第六讲)成功举办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两场报告高屋建瓴、立意新颖,既有理论广度、研究深度,又有具体教学指导建议。教师们听后深受启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把握教学实践,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带着责任”进课堂、进头脑。